“小暑”過後,各地都迎來了每年最炎熱的時節,而在高溫下作業的勞動者是否獲得“高溫福利”得到廣泛關注。目前我國只有部分省市制定了高溫津貼發放標準,而由於此類條款的非強制性,真正能獲得“高溫福利”的勞動者仍是少數。專家建議,儘快普及高溫津貼,以保障勞動者權益,體現和諧社會人文關懷。(7月17日新華網)
夏日炎炎,每年這個時候,媒體和公眾都要為高溫補貼呼籲一番,但呼籲的結果是,高溫補貼還是大都與汗水一起蒸發了。最近的調查顯示,在露天工作的受訪職工中,57.7%的人稱未拿到高溫津貼。畢竟現行的《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還是1960年7月1日頒布的,它已暫行了51年,根本無法適應現在的新形勢,必須要儘快出臺新法取而代之。
高溫津貼本應是在高溫狀態下作業人員應得的補償,不僅是“體面勞動”的問題,也是勞動者不可剝奪的權利與利益。近年來,雖然國家和地方多次下發防暑降溫通知,明確了高溫補貼的標準,以及應對高溫天氣的具體辦法等,但執行的效果卻不容樂觀。
一個重要原因,高溫津貼只是以“通知”的形式存在,並沒有上升到法律法規層面,缺乏相應的處罰機制,對企業難産生規範力與約束力。或者換言之,一紙通知的執行力很大程度上只能取決於企業主的自覺與良心。近期,一項對長三角965家企業調查顯示,有48.4%的企業認為,目前的高溫補貼政策僅具有指導性,而非強制執行,因此企業可以執行也可以不執行。
不僅如此,由於高溫津貼只是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規定性文件,監察部門往往沒有依據處罰不發放高溫津貼的企業。而且,由於津貼數額較小,判定企業是否支付高溫費複雜,舉證難度大,企業較容易規避,勞動者也一般不願打這種官司。
盛夏高溫,不僅考驗勞動者的生理和心理忍耐力,更考驗企業和社會對勞動者權益的保障力度。有勞動法專家呼籲,對高溫天氣下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問題,必須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有明確法律責任的立法,立法內容不僅包括高溫補償,更有在高溫條件下對勞動者的關懷與保護。希望如此的法律儘快出臺,更希望“體面勞動”不僅在口頭上,更要深入到我們這個社會的肌膚與血液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