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不是劣質保障房的藉口

時間:2011-06-10 13:21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指出,今年要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品質中的一些“通病”進行查處。“通病”指住房保障和建設部門在抽查中發現的建築材料弄虛作假、鋼筋達不到要求和水泥不夠標號等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6月9日)

    保障房頻頻被發現品質問題。北京首個限價房項目旗勝家園,用手指輕輕一戳墻壁,灰土便紛紛下落;包頭市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500多住戶遭遇了墻皮起砂脫落的問題;長春市的保障房,也出現屋頂滲水、墻體裂縫等問題。南京、武漢、杭州、廣州、深圳等地方,都出現過這種情況。 

    有人指出,原因在於保障房的價格限制,讓開發商面臨很大成本壓力,不得不在品質上尋找成本壓縮之路。不錯,保障房的回報率比普通商品房低得多,但是否就到了必須犧牲品質的地步? 

    建房的成本,主要是土地成本。全國工商聯曾在全國兩會遞交一份大會發言《我國房價為何居高不下》,稱土地成本佔直接成本的58.2%。既然如此,住房建設中如果除去土地支出,成本就去掉了一大半。事實上,各地的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基本上採用的是土地劃撥的方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曾表示,在建設經濟適用房的時候,市縣人民政府無償劃撥土地,過去幾年都是這樣做的。 

    除了土地價格優惠,還有專項資金支援,截至今年5月20日,財政部已累計下撥2011年中央補助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617億元。此外,政府還有稅收優惠,很多地方還規定建保障房的開發商可獲得拿地方面的優先權。

    在這麼多優惠政策支援下,保障房成本問題應可得到妥善解決。如果説,還存在成本壓力問題,那只有兩個原因:一是有些地方政府未落實政策;二是開發商在成本上趟混水。保障房價格要比商品房價格低,很容易讓人對保障房的品質問題持寬容態度,“一分錢一分貨”,是責任人的辯解理由。(謝昱航)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