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平頂山舞鋼市鐵山鄉韓莊村村民稱,當地一家兩年前就被關停的重污染企業,不知為何,不久前又開始生産。而接受記者採訪時,當地相關部門的答覆卻是:死而復生的那家重污染企業,是在“一些領導的默許下才重新開工的”,之所以會得到領導默許,原因可能是“怕企業取締後影響當地群眾的就業問題”。(5月12日《東方今報》)
該企業給當地村民帶來了無盡的煩惱:“煉鋼廠的粉塵能飄出好幾裏,嗆得附近的老百姓輕易不敢出門、不敢開門開窗,孩子經常咳嗽,呼吸道疾病成為當地人的常見病……”而且早在2005年,國家就出臺了關停200立方米以下煉鋼爐煉鋼廠的規定,而冠華鋼鐵廠的煉鋼爐只有118立方米,該廠屬於屬於關停企業的範圍。當地環保局也對其作出了停産、清除生産原料並拆除生産裝備的決定。然而這家停産兩年的重污染企業為何又死裏復生呢?
面對質疑,當地環保部門很無奈:“對企業的關閉和取締需要政府下文並組織實施,環保局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不能獨立地做出這些決定。雖然該企業停工長達兩年多,但至今未被取締或徹底關閉。”政府不僅不回應民眾訴求、授權環保局關閉重污染企業,而且某些領導還默許重污染煉鋼廠恢復生産。官員公然違背民意,以權壓法,把屁股坐到“毒工廠”一邊,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官員如此為污染企業護短,權力倫理何在?民眾環境健康權利何處安放?至於“怕影響當地群眾就業”更是無稽之談,現在不少地方鬧用工荒,少了重污染企業,村民就沒地方打工掙錢嗎?讓村民犧牲健康權利到污染企業就業,當地政府的好意實際上是居心不良!
事實上,地方政府不重視民眾環保權利,不尊重環保部門並非個別現象。湖南郴州市環保局10次發文責令污染冶煉企業停産,十道“令牌”都沒能關閉污染企業。直到爆發“血鉛超標”事件,造成了惡劣社會影響,在上級領導的干預下,污染企業才被關閉。在江蘇,為了關停轄區內的兩家污染企業,儀徵市環保局幾任環保局長、書記聯名舉報污染企業四年,都沒有結果。江蘇省環保部門下文要求溧陽污染企業停産整頓。但是地方政府根本不執行,溧陽百姓圍堵道路,跪求污染企業撤離。河南封丘縣政府更是下發紅頭文件,組建領導小組為“毒工廠”生産“保駕護航”!
太多的事實告訴我們,許多污染企業,特別是利稅大戶,即使民眾痛心疾首,環保部門也“無能為力”。河南舞鋼市某些領導默許重污染企業死而復生,與這些例子何其相似!如果地方政府不轉變發展觀念,不拋棄污染財政思維,如果環保部門地位不獨立,人財物配備都受制于地方政府,環保部門沒有強制執行權,環保部門有心站回正義立場,對污染企業作出了停産決定,也撼動不了污染企業一根毫毛。如此來看,要破解環保執法難題,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單憑民眾舉報、媒體曝光,環保部門單打獨鬥,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政府切實轉變環保觀念,提高環保部門執行力,才是問題的關鍵。
環保教訓太多太多。地方政府顯然不能能躺在靠充滿環境代價的GDP政績沙發上沾沾自喜,心安理得為污染企業“保駕護航”。但是,為何那麼多環保教訓警醒不了地方政府?為何某些官員對環境污染麻木不仁?污染政績或許就是答案。我擔心的是,相對於意義被無限誇大的GDP指標來説,環保再重要,也沒有GDP重要。污染再嚴重,也沒有GDP上不去嚴重。但是,地方政府不能靠重演環境污染事件刺激環保神經。
相對於政績需要而言,要讓環保問題受到重視,就要提高環保部門地位,改變環保部門受制地方政府的尷尬局面。更重要的是,要自上而下改革政績評價體系,落實環境污染問責機制,扣除官員的污染政績。剷除拿環境換GDP的現實土壤,遏制住官員製造污染政績的衝動。如果畸形的污染政績觀不改變,環保部門權利地位不獨立,好多地方仍然走不出領導默許重污染企業恢復生産的環保囚徒困境。(胡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