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的“千城一面”向來受到詬病,近日,在南開大學主辦的一場有關城市形象的論壇上,就有學者炮轟全國許多城市在追求“國際化大都市”形象的過程中,“呆板的、毫無生氣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涌現出來,成為受人推崇的“地標”,200個城市如同一母同胞。
不過,如果把“千城一面”現象的出現僅僅歸咎於在城市改造中,開發商和地方行政長官在巨大的物質利益驅動下形成的“合謀”,則有些太簡單。的確,在城市發展中,城市決策者基於政績需要,一味追求“城市規模經濟”,忽視“城市生存空間品質”,打造張揚性的城市排場“規模”與“表像”,是製造中國城市“千城一面”的重要因素。但是,有一個背景不能不提,這就是工業化,尤其是全球化對中國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的衝擊與影響。全球化不僅帶來了經濟的一體化,也使得城市發展理念、設計思想乃至建築手段與材料都國際化了,一方面導致中國成了全球建築師的試驗場,另一方面造成“城市流行病”與“跟風熱”的氾濫。
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師、央視新大樓的設計者庫哈斯,在一次國際建築設計學術研討會上,曾這樣調侃他的中國同行:“中國建築師的數量是美國建築師的十分之一,在五分之一的時間內設計了五倍數量的建築。這就是説,中國建築師效率是美國同行的2500倍。”比如上海,在過去十幾年中新建的摩天大樓,比整個美國西海岸全部摩天大樓的總和還要多。而這些建築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案,大都直接取材于西方發達國家“高樓、高密度、大廣場”的模式,缺乏城市的個性特徵。事實上,“呆板的、毫無生氣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本身,就是工業化在建築方面的一大特徵。
工業化和全球化對中國城市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工業化是城市化的催化劑。現代城市理念在“工業革命”時代萌生,城市開發模式在“工業文明”四大原則——標準化、專業化、同步化、集中化——基礎上漸變形成,城市規模隨工業區擴大而急速膨脹。目前,我國已處在重工業化時代,城市化的稀缺會反過來拖工業化的後腿。因此,當第一、二産業的結構比例發生深刻變化時,各地自然走向了一條“造城運動”的不歸路。
工業文明帶來的一個後果就是,工業化社會的生産生活方式和文化價值取向及其巨大的誘惑力、影響力,打破了地域文化個性賴以生存的空間界限和文化界限,資訊技術的發展又進一步助長了這種趨勢。在建築領域,長期以來,以西方建築話語為主的建築文化一統天下,全球化更是把西方的價值觀帶到城市規劃和設計中,由此形成了城市空間和形態的趨同。我們看到,無論是北京、上海、大連、杭州,還是香港、臺北、曼谷、漢城,或是紐約、巴黎、倫敦、多倫多,許多城市都失去了個性,彼此十分相似。可以説,全球化話語的影響,淡化了中國建築和東方文化的主體意識,對全球文化的認同和對當代消費模式的共同追求,使傳統城市特色日漸消亡。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使得建築市場日益國際化,越來越多的大規模建設項目,由遠離項目所在環境和背景的建築師來設計。建築師對城市文脈的缺乏理解,以及開發商對利潤的追求,導致了一種在一張白紙上規劃城市、改造城市的自由。比如,相當多的境外建築師在處理中國的舊城改造問題時,往往將城市看作一張白紙,把中國當作實現其建築理想的試驗場,在上面隨心所欲地勾畫藍圖。而本國的建築師,要麼服膺于西方理念,亦步亦趨;要麼為了訂單,迎合領導和開發商的意圖。
沒有思想和個性的城市猶如沒有靈魂的人。對於具有幾千年城市史的中國來説,如果城市失去特色,將歷史文化的底蘊破壞殆盡,“千城一面”,都像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那麼,不僅是中國建築和中國城市的悲哀,也是對中國文明的糟蹋。(鄧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