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桃姐》屢獲大獎,片中鏡頭取景多來自香港的老人院。看完電影,你會試著回憶,也會沉思,因為我們每個人身邊可能都有一個老態漸顯、年衰體乏的“桃姐”。“桃姐”靠什麼養老?我們如何養老?
在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的現實我們已無法回避。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佔總人口的13.26%。根據預測,到“十二五”末期,全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21億。人口結構上高齡化、少子化、空巢化的加速態勢,更與人口高峰、就業高峰相重疊,與經濟轉型、社會轉型、文化轉型相交織,正滲透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在“銀發浪潮”的挑戰面前,我們該如何應對?目前,由於種種原因,民辦機構參與養老服務熱情度不高。按照規劃,到2015年,我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增加日間照料床位和機構養老床位340余萬張,實現養老床位總數翻一番,這意味著民辦養老機構面臨著一次新的發展機遇。可以肯定的是,社會力量進入養老領域是必然。類比醫療和教育,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的養老市場中,民辦機構必將擔當重任。
在社保制度相對完善的香港,民辦養老機構遍佈大街小巷。正如《桃姐》中黃秋生扮演的民辦養老院老闆所説,總有一天會開到與便利店的密度差不多。這話可能有些誇張,但我們的確急需充分調動和保護當前民間資本投身養老服務業的熱情。
筆者認為,首先民辦養老機構應堅定信念。在越來越強調“以人為本”的今天,養老産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要堅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養老産業只會越辦越好。
其次,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民辦養老機構的扶持力度。對於國家已經出臺的優惠政策,各級相關部門應認真細化、量化,並且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情況,研究制定系統性、操作性更強的配套優惠政策,推動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
再次,相關部門要加強對養老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和培養,努力建設專職的養老服務行業人才隊伍。要積極倡導和組織愛心志願者為民辦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各種志願服務,補充機構從業人員的不足,緩解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用工壓力。同時,還應發揮典型榜樣的示範引領作用,定期組織民辦養老機構負責人現場觀摩學習管理規範、服務良好的養老機構。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打破公辦和民辦的身份壁壘。要加強對民辦養老機構的引導和鼓勵,促使民辦養老機構建立和提高品牌意識,調動其積極性,使其真正有益於養老事業的發展。(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