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獲利太易”是枚壟斷怪蛋

時間:2012-04-06 13:53   來源:廣州日報

  銀行業的改革,不僅要開放民資,更應迅速推進利率市場化;屆時銀行利潤是多少,應該由市場來回答。

  中國銀行業再遇信心挑戰。比起“暴利説”受到的諸多質疑,本次銀行業面臨的壓力無疑艱巨得多。據媒體報道,國務院溫總理4月1日至3日在廣西、福建等地調研時表示,中央已經統一思想要打破銀行壟斷。

  銀行業為什麼一下變成爹不疼媽不愛?首先,銀行利潤確實驚人。據近日年度財報顯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五大國有銀行日均凈利潤18億元,僅工行的利潤就超過花旗銀行與匯豐銀行之和。

  其次,銀行日子好過的同時,企業近兩年日子很難過。以中國上市公司盈利為參考,在披露年報的千余家公司中,其中有6成盈利增速出現放緩,超過三成盈利增速、利潤同比增幅為負。

  上市企業往往是規模較大的優質企業,其生存狀況尚且比2010年出現如此明顯下滑,一般企業甚至中小企業的生存處境可想而知。四萬億之後,信貸收縮之下,不少地方出現企業集體跑路潮,企業存亡面臨巨大考驗。銀行與企業生存狀況的冰火兩重天,加上融資難問題一再提及,使得銀行面臨極大的社會壓力。這也可以在溫總理的表態中找到原因,“關於融資成本,其實我這裡坦率地講,我説我們銀行獲得利潤太容易了。為什麼呢?就是少數幾家大銀行處於壟斷地位,只能到它那兒貸款才貸得來,別的地方很困難。”

  中央要打破銀行壟斷,溫總理的方案是解決民營資本進入金融,並且提倡溫州試點成功後在全國進行。民資進入金融業值得肯定,一方面這是好事,因為業界已經呼籲多時,中央新舊36條也多次談及,但是貫徹一直乏力;另一方面,民資進入金融業的方式方法仍舊有待考證。其實,目前民資持股銀行並不少見,但如果不能放開行業準入,那麼民資的身份地位本質上最終與散戶無二,甚至可能導致尋租空間。

  其實,銀行保持盈利,也是當前金融環境穩定的一個必要基礎,畢竟這比過去國有銀行天價虧損好得多。平心而論,當前銀行業內部的競爭,比起其他壟斷行業而言,已經相對充分;但銀行高利潤為何仍舊令人不忿,原因之一就在於中國官方利率過低,導致銀行坐擁制度紅利,依賴存貸利差即可安享盈利,對於中間業務等創新也推動乏力。

  這也是中國式壟斷的特點,不僅在於行業準入不放開,而且關鍵資源的定價仍掌握在行政之手,往往定價偏低,導致體制內企業大大獲益,而體制外企業奔走無門,極大妨礙了經濟效率。

  總體而言,銀行高利率不僅緣于行業準入,更在利率不自由,這使得不少中小企業借貸無門,各地民間信貸滋生,宏觀經濟運作效率大打折扣。由此,銀行業的改革,不僅要開放民資,更應迅速推進利率市場化;屆時銀行利潤是多少,應該由市場來回答。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