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內需須抓住主要矛盾

時間:2012-02-29 11:14   來源:中國網

  擴大內需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也是每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不過,值得提醒的是,擴大內需的口號並非今年所獨創,而是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不斷被強調。但問題在於,擴大內需的提法缺乏明確目標,容易模糊經濟工作的核心,應重新予以定位。換句話説,擴大內需必須緊緊抓住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解決主要問題,才能防止“眉毛鬍子一把抓”的後果。

  擴大內需,顧名思義,是指擴大國內的總需求。但是,仔細推敲這個提法的範圍和內涵,我們就可以發現與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存在著諸多的誤區和衝突之處。

  首先,擴大內需概念模糊,指向不明。一般來説,國內需求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那麼,擴大內需究竟是要擴大消費需求還是投資需求?很顯然,鋻於國內長期以來基本上不存在投資需求不足的問題,因此在大多數的場合中,擴大國內需求就特指要著力擴大國內的消費需求。如果籠統地説擴大內需,在預算軟約束的情況下,往往變成了盲目擴大投資需求的最好藉口。即使是在投資需求中,需要鼓勵和擴大的也只是民間的投資需求,政府和國企的投資衝動則必須得到有效遏制。

  其次,擴大消費需求缺乏內涵,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從增長速度上來看,中國的消費增速其實一點也不慢。有關數據表明,近些年來,我國的消費一直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對國民經濟長期增長的貢獻也在逐步增加。2003年以來,我國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從35.8%逐年增加到2010年的52.5%,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動力。到2011年,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51.6%。消費增長之迅速,實為世所罕見。

  不僅如此,中國人的消費能力甚至被國際媒體譽為拯救世界經濟的一股強大力量。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黃金周,國人再次掀起了一股出國旅遊購物的浪潮。而據對旅行社的調查顯示,出境旅遊的國人有八成是衝著買東西去的,出境遊已變成名副其實的“購物遊”。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每年出國購買的奢侈品價值上百億美元,而且仍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最後,不少商品仍在限購之列,這是對內需不足的一個反證。2012年,絕大多數城市仍將對住房實行限購政策,限購政策不僅抑制了住房需求,還抑制了與住房有關的裝飾裝修、傢具建材等方面的需求。此外,對汽車的限購令也在一些中心城市繼續實行。

  既然消費增長如此迅速,而且某些商品還需要依靠限購來解決需求過熱問題,那為何我們還一直認為“消費需求不足”?其中的緣由無非有三個方面:一是和投資“過熱“相比,消費始終“相對過冷”;二是和國外發達國家的消費貢獻率相比,我國的消費貢獻率和消費水準大約要低20-30個百分點,仍明顯偏低;三是持續性的通貨膨脹和部分民生産品價格的暴漲,也大大削弱了居民的實際購買力,這也是導致國內消費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總結起來,其根由乃在於收入分配體制出現了偏差。收入是消費的決定性因素,大多數民眾收入水準不高以及分配差距擴大,是導致總需求相對不足的最關鍵原因。

  也正是因為如此,每年必提的擴大內需政策由於始終解不能夠在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方面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結果見效不顯著。事實上,中國的關鍵問題並不是內需不足。即使有,內需不足也僅是表像而已。其背後的癥結乃在於收入分配體制的扭曲,在於政府、企業如何向勞動者讓利,在於如何實現藏富於民的根本目標。

  因此,宏觀經濟政策的實行,必須做到能抓住問題的核心和本質,不能用模糊籠統的概念來代替,這樣才能精準地定位宏觀調控的目標和任務。歸納起來,所謂擴大內需其實應該準確地表述為:擴大居民消費,抑制政府消費;擴大民間投資,限制和規範政府投資和國企投資。只有準確把握擴大內需政策的核心內容和主要著力點,才能使該項政策充分發揮其在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進而避免政策失誤和政策無效的後果。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