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曙光初現,仍不可“任性”

2020年02月25日 13:25:00來源:經濟日報

  近日,按照分級分區精準防控原則,一些城市部分商業場所陸續恢復經營,這是讓人高興的事。但是,在個別恢復營業的商場、集市、茶館、飯店,人員大量聚集,還有一部分人不戴口罩,不做任何防護。相關照片和視頻發到網上後,人們看得心驚肉跳,紛紛留言表達氣憤之情。

  這種現象為什麼會令人驚詫和氣憤?因為現在還沒有如此任性的理由。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雖然出現積極向好趨勢,但並未迎來期待的拐點,湖北和武漢正處在總攻決勝的關鍵節點,湖北以外的一些省份每天還有一定的新增確診病例。即便是已經多日清零的地區,也會冷不丁冒出新增病例。再看國際上,多國多地出現確診病例,而且不斷增加。我國疫情防控正處於最吃勁的關頭,稍有放鬆,就可能造成疫情再度擴散乃至反彈。對此,中央多次強調,醫學專家們反覆提醒,可有些人就是聽不進去,或者只聽上半句、不聽下半句,由此産生上面的這些任性行為,這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一些人可能還有自己任性的“道理”——從農曆臘月底到現在一個月了,一直待在家裏,沒怎麼出過門,也沒能跟朋友聚會,憋得太難受了。好不容易等到形勢向好,特別是在一些中、低風險地區,既然恢復生産生活秩序了,一些人心便“大”了起來,趕緊去聚餐、購物、打麻將,甚至不採取任何防護措施,恨不得把因為疫情而“失去”的一切補償回來。

  坦率地説,這種心態和想法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卻是不妥當、不可取的。如前所述,疫情還沒有迎來拐點,防控工作總體上依然嚴峻複雜。特別是我們對新冠病毒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病毒來源、潛伏期、症狀表現、變異可能性等關鍵問題都只是初步認知,藥物、疫苗研發剛剛在路上。在沒有找到根本性預防、救治的醫療手段之前,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人們都要保持足夠的警惕。

  而且,上述那般任性的放鬆行為,十分對不起全國上上下下、各行各業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的巨大付出。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及救治,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同舟共濟,打響了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我們看到的曙光,是一批又一批醫務工作者經過生死奮戰得來的,是成千上萬企業緊急生産加班加點搶來的,是各地各部門齊心協力多措並舉爭來的,是多少城市多少鄉村多少社區多少人們自我隔離拼來的,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和國際友人守望相助迎來的。多名醫務人員、民警、社區工作者、基層幹部,因為抗擊疫情犧牲在一線,永遠地離開了他們的家人……巨大的努力,巨大的代價,才使疫情得到初步遏制,才讓人們看到勝利的曙光。這樣來之不易的成果,豈容個別人的任性行為給毀了?

  對於人的健忘,人們常批評説“好了傷疤忘了痛”。不過,更可悲的是傷疤還沒好就忘了痛。減少不必要外出,少聚集聚餐,不扎堆,做好防護和消毒……這些行為習慣,在現階段仍要廣泛堅持。不人擠人、人挨人,不隨地吐痰,打噴嚏要遮掩,勤洗手,多通風,必要的聚餐和家庭就餐提倡公筷公勺……這些好習慣不僅現在要養成,而且要終身遵循。為了每一天都能安心地出門、自由地呼吸,每一個人都要持之以恒地努力!置公共衛生安全于不顧的任性行為,現在不應該有,將來任何時候也不應該有。

  我們看到,在上述任性般放鬆行為受到社會關注後,相關地方及時發佈通知予以糾正,或對有關責任人員予以處罰。應該説,政府部門對社會組織和公眾行為的要求與倡導是及時的。在統籌“兩線”作戰時,公眾個體要自律,相關部門也要適時予以必要的管理、服務和引導,把疫情防控抓實抓細抓到底,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作秩序。(馬洪超)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