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萬“黑戶”轉正是一種權利回歸

時間:2015-11-25 11:1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近日,公安部部長郭聲琨主持召開公安部黨委會議暨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七次(擴大)會議。會議的一大主題是,解決全國無戶籍人口的戶口登記問題。

  沒戶口的人通常被叫做“黑戶”。之所以沒戶籍,要麼是超生沒繳社會撫養費,有關部門不給上戶口,有調研表明,“黑戶”中60%以上是超生人員;要麼是棄嬰、未婚生育、相關證件丟失、基層部門不作為等因素導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約有1300萬“黑戶”。沒戶口給相關人員帶來一系列麻煩——難以入學,難找工作,不能參加社保,無法合法結婚,甚至生孩子還是“黑戶”。在實名制適用範圍越來越廣的當下,沒戶口愈發寸步難行。

  我國的戶籍登記本無門檻。1958年實施的《戶口登記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戶口登記;第七條又規定:嬰兒出生後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向嬰兒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換言之,中國公民的出生戶口登記是無條件的。

  但在現實中,公安部門在給新生兒登記戶口時,要其父母提供《計劃生育服務證》,矛盾卻又現實地將“超生罰款”與上戶口綁在一起。雖然“不繳罰款不給上戶口”違反上位法,但這一“土政策”在許多地方一直存在。1988年原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公安部曾聯合發文,禁止將計生證明、超生罰款與戶口登記捆綁,但執行效果不佳。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全國至少有20個省(市、自治區)有明確的規定或案例,上戶口必須出示計劃生育相關證明,其中北京、上海、遼寧、四川、河南、湖北等6個省市在省級戶籍制度上明文規定,將計生與戶籍掛鉤。

  超生家庭違反計生法規,接受一定經濟處罰並無不妥。但一些家庭由於經濟困難等原因未繳社會撫養費,地方管理者便不給上戶口,不僅嚴重損害“事實公民”的各項合法權利,也會對和諧社會的構建帶來不利影響。如今,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出臺。從“新法不溯及既往”的角度,新法不影響過去“超生罰款”的正當性。但過去“罰款正當”,不意味著“不繳罰款不上戶口”合理合法。

  公安部此次高層會議上,致力於解決“黑戶”問題,既是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把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作為公安改革的出發點;也是在糾正過去的錯誤,順應社會的吁求。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執法者必須依法執法,行政者必須依法行政,必須防止執法或行政妄為與亂為。會議明確了區別情況、分類解決,分類實施相關政策的工作思路,並形成了一個關於解決無戶籍人口問題的意見。

  有關方面必須儘快還“黑戶公民”應有的身份地位與公民權利。這不是“特赦”,而是糾正以往的執法與行政錯誤,是讓每個中國公民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共用改革和發展成果、共用人生出彩機會的應有之義。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