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第二次天真”

時間:2015-06-24 15:43   來源:光明網

  前幾天,著名文藝理論家、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童慶炳去世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童教授那篇著名的《我的節日》在朋友圈中一轉再轉,這篇文章這樣描述自己站在三尺講臺上的感受:“這是一種快感,一種美感,一種價值感,一種幸福感,一種節日感,一種自我實現感……對了,我想起了小時候,有一次,在小溪裏抓魚,抓了好半天,還一無所獲,我感到很失望;可突然手運來了,我終於抓住了一條不算大的卻看起來很肥美的鱖魚,我的一顆幼小的心劇烈跳動起來,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時刻。”

  把上課當成人生的節日,像要舉行儀式一般盛裝出門;在課堂上享受學生們就自己提出的某個問題爭論不休,甚至將老師晾在一邊的被遺忘的快樂;不惜輔以看似拙劣的聲線、動作,在臺上歌之咏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每有所得,便如同幼時在溪水中抓到一條肥美的鱖魚般激動不已;待到回家時,已癱倒在沙發上,如同大病了一場。童教授一生能帶出近百名文藝學博士、數十名知名一線作家,號稱“文壇教父”、文藝學“童家軍”,可以説其來有自。

  筆者有幸和晚年的童教授熟識。一天晚上,筆者攜愛人直接叩門拜訪,童教授竟與我學醫學的愛人聊醫學聊得不亦樂乎,似乎忘了我的存在。出門後愛人感嘆,沒想到大教授居然是這麼個天真有趣的“小老頭兒”。

  天真有趣,絕非童教授返老還童的自然表現,而是有意識地保持和磨煉出來的教師秘訣。永遠保持好奇心,是其心理前提。童教授門生故舊遍天下,面對各色人等,他能夠一一因材施教,實基於此。童教授向筆者談起過他和一位年輕打工者的真實故事。這位靠力氣吃飯的年輕人拿著自己的詩作向童教授請教,僅一面便成莫逆之交。後來這位打工者離開北京回到家鄉,自己創辦了一本詩刊,童先生欣然為詩刊作序,並向朋友大力推介。

  理想主義色彩,是其氣質風格。童教授為人處世近乎中庸,但理想主義卻每每“暴露”無遺。文學理論要古今中外融會貫通,語文教學要從先秦古文開始,審美對非審美因素具有溶解的特質,等等;這些觀點頗有爭議,但其中閃現的理想主義光輝,卻常常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童教授對明代李贄的“童心説”和美國馬斯洛“第二次天真”“健康的兒童性”的理論十分認同。在生命的最後兩年,他獨自去了趟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只為了去那兒站一站望一望,一圓兒時的夢想。他一生愛好爬山,香山、金山嶺是他常爬的最愛,他沒有如自己所願倒在講臺上,卻出乎意料地將生命終結在了金山嶺長城上,這是他一生找尋“第二次天真”的最後記號。(羅容海)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