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無力感”背後的真問題

時間:2015-02-26 17:51   來源:光明網

  春節期間,《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近年情更怯,春節回家看什麼》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體瘋傳。在這篇筆記中,作者描述了自己返鄉的見聞:交通沒有以前那麼擁擠,但家鄉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漸漸疏遠;農村裏年輕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質的壓迫,知識的無力感也十分強烈。(2月25日《南方都市報》)

  由一個苦讀的博士得出“知識無力”的結論,確實讓人傷心——既然知識無用,為何還要讀到博士程度?更遺憾的是,這種感受是普遍的,從廣泛共鳴中,可以看到:無論人們學歷有多高,對“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已經産生動搖。似乎,原本給人以希望的“知識改變命運”的教誨和指引,在市場經濟的今天變得如同雞肋一般:不求學沒有出路;求學後發現還是沒有出路。難道,知識真的失去了改變命運的能量?

  有人説,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在市場經濟下,決定勞動力價格的是勞動力的價值。如果,所謂的知識並沒有增加勞動力的價值,那麼讀書也就不能提高一個人的附加值。又或者,所謂的人才並沒有什麼核心競爭力,反而因為同質化而出現扎堆和過剩,這樣的人才當然也無法得到市場親睞。就像,很多體力勞動者的收入已經超過傳統白領一樣,當前者需求旺盛而後者需求不足時,前者的價值自然更高,也更容易在市場上得到承認。這就是市場冷靜和理性的一面。所以,在這些人看來,知識無力感並不用大驚小怪。

  市場當然是需要考量的因素,市場經濟的特徵就是競爭,在競爭中人們容易産生無力感,但這不該是知識無力感的起源。因為,競爭的另一面是活力——因為有充分競爭,人們更容易發現和找到自己的價值,更容易激發和積聚自身的力量。而知識無疑是增加一個人競爭力的有效構成,用知識武裝自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一種基於激烈競爭的常識和自覺。一個人,只有在競爭中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才能保證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被社會發展所拋下。所以,市場經濟的一個常態應該是,人們具有旺盛和強烈的求知欲。一旦,一個人在求知過程中懈怠下來,等待他的結果只能是被淘汰。

  可是,知識為何又會成為無用的東西呢?從外部來説,在於規則的失范。在求知者的預期中,人生的道路是確定的:學到有用的知識,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獲得社會承認,實現個人價值。也就是説,知識有用的前提是社會規則尊重知識,人們習慣用知識的多少評價人。可事實是,社會規則有時是混亂的,至少與書本有著較大的距離,權力和金錢在社會運作中通常有著更多特權,這些特權踐踏了規則,讓知識的多與少變成一件無足輕重的事。同時,人們也不會按照一個人知識的多少評價人,而是按照那些更世俗的成功標簽來判斷人。結果,知識在社會運作中就顯得捉襟見肘,人們不僅不覺得讀書人值得尊重,反而覺得有些人讀書讀傻了。其背後的原因,就是書本規則與社會規則不接軌。

  從內部來説,在於知識的緘默。當規則失范時,人們可以從“是金子總會發光中”得到安慰。儘管,這種安慰的心理撫慰功能強過對實際際遇的改變;但是,人們總算可以找到度過逆境的信心。可問題是,有時所學的知識並沒有讓自己成為一塊閃閃發光的金子:或是知識陳舊,與社會實際需求相差甚遠;或是不懂應用,學的再多也只是讓其沉默在內心。雖然,這時我們可以把學習不能功利化,知識的作用在於化人作為一個掩飾的理由,但市場不會給緘默的知識打分,只有那些能夠將知識傳播出去,勇於進行實踐的人,才能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價值。這不是一種功利思維,而是一種求實態度。知識不能只是文本符號,而應該是一種能在社會中體現的實際能力。

  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一個無需爭辯的常識。只是,常識有時也可能被扭曲被遮蔽。這就需要創造適合常識生存的環境,讓常識回歸常識:提供更公平的競爭,讓知識的價值能夠得到應有承認;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讓知識的作用可以得到直接體現。如果看到了反常,任由其存在、蔓延,則知識的無力感將會加速秩序的崩潰與信念的坍塌。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