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媒體環境 回應社會關切

時間:2014-11-19 08:59   來源:光明日報

  近年來,人民法院在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從公眾的認知度來看,其獲得公平正義的感受和法院自身的評價並不能成正比。究其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公眾接收資訊的方式和興趣點的日新月異,同法院相對陳舊的新聞宣傳工作方式存在巨大反差,以致形成兩個互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認知域和輿論場。因此,如何按照十八屆四中全會的要求,準確把握當前新的社會輿論生態環境,及時更新法院新聞宣傳理念,用人民群眾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示法院維護公平正義的做法和努力,成為破解法院司法形象困境的當務之急。

  第一,認識新媒體,必須樹立搶佔先機的意識。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曾提出“首因效應”,認為第一印象至關重要。在過去的執法辦案過程中,有的法官囿于傳統觀念,簡單地認為只要辦好自己的案子就不怕別人評説。殊不知,新媒體環境下,“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何況基於民眾整體法律素養現狀,法治環境尚未達到理想狀態,很容易造成公眾因缺乏對案件資訊的全面掌握,以及非專業的視角解讀而形成並不客觀的傾向性意見,使得片面、失實的資訊“滿天飛”,給司法公信力帶來巨大挑戰。

  在人人都是麥克風的時代,法院同樣也需要拾起自己的麥克風,及時公佈權威資訊,在第一時間答疑解惑,激濁揚清。

  第二,運用新媒體,必須學會立體化的傳播手段。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新聞傳播從“鉛與火”“光與電”走到了“數與網”。新媒體發展之快、覆蓋之廣超乎想像,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獲取資訊,青年一代更是將網際網路作為了解社會的重要窗口。隨著公眾閱讀習慣和資訊獲取方式的改變,傳統的法院新聞宣傳“一篇通稿打天下”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法院要順應形勢,學會向公眾提供從單純的紙面閱讀延伸至聲、光、影全方位、立體化的傳播産品,實現新聞宣傳內容形式從可讀到可視、從靜態到動態、從一維到多維的升級融合,滿足多終端傳播和多種體驗的需求。

  第三,用好新媒體,必須增強溝通服務的本領。司法為民是法院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綜合運用各種資訊化手段,強化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聯絡,做好訴訟服務和答疑解惑,有助於消除隔閡和誤解,尋求信任與共識,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裏做出實實在在的文章。

  比如,法院利用官方微博,獲知網民的意見和不良情緒,及時發佈處理措施,可以將出現的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防止負面資訊持續裂變傳播演化為輿情事件。北京法院在官方網站上還專門設立了媒體服務平臺,新聞記者在上面可以檢索到全市法院有報道價值的案件線索和開庭資訊,隨時聯絡相關法院提出採訪報道需求。

  第四,駕馭新媒體,必須懷有開放自信的心態。新媒體重塑了社會輿論生態,重建了公眾參與方式,徹底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專業壁壘”,消融了媒介之間、地域之間、人群之間的邊界。面對公眾表達慾望的空前釋放和網路上魚龍混雜的碎片化資訊,只有以開放自信的心態科學理性地面對,才能更加及時準確把握社情民意,有針對性地做好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宣傳工作。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做好新時期人民法院的新聞宣傳工作,最忌抱殘守缺、固步自封。“不日新者必日退”,只有持續保持認真學習的動力、探索實踐的精神和為民務實的作風,方能在新媒體時代走出一條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規範媒體對案件的報道、防止輿論影響司法公正之路。(作者安鳳德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