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邊遠”如何不“邊緣”

時間:2014-11-13 18:11   來源:人民日報

  前段時間,雲南魯甸、景谷相繼發生地震,災情危急,舉國關注。在抗震救災過程中,很多網友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寄託哀思,提出建議。有網友提出:“地震區新建房屋必須達到規定防震標準,舊房要分期分批進行防震改造。”類似的建議在新媒體上涌現,表達了網友們對現實事件的關注,體現了網路參與社會管理的進步。同時,很多觀點和意見卻初看似有理,但近觀卻發現少了點什麼:如果達不到防震標準,居民個人新房能否建設?舊房分期分批改造,錢從何來?

  網際網路對距離進行了重新定義,只要有輿情,一個地方便會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網際網路讓邊遠地區不再“邊緣”。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可能會身處輿論中心,但一些邊疆省市、邊遠地區的話語權卻仍顯邊緣。

  發言權不等於話語權。邊疆某省一趟列車停運往往很難獲得新聞關注,但是某個大城市地鐵新線路開通卻很可能會獲得手機客戶端推送。北上廣等中心城市集聚大量資源和人口的同時,也集聚著話語權。一來是因為這些城市生活對國家的影響早已超出了城市的範圍,二來這些城市也匯集了大批善於表達訴求的人才和傳媒資源,能夠很快將自身遭遇演化成社會討論的焦點。

  事實上,邊遠的不僅是地域,還包括行業和職業。與金融業、工業相比,弱小的農業顯然更“邊遠”;與知識分子相比,體力勞動者在輿論中顯然更“邊遠”。由於表達能力相對較弱,同時缺少更為強勢的傳播渠道,這些行業和個人能夠贏得的話語權相對更為有限。

  改變這樣的局面,邊遠地區的政府和企業必須要改變觀念。同樣的問題,東部的政府企業“追著”媒體報道——他們説:報道了才有關注,問題才能夠更快得到解決;西部的政府機關卻拒記者于千里之外,他們想:報道我們的問題,是不是説我們的工作沒做好?會不會追究我的責任?邊遠地區的觀念顯然需要儘快轉變。

  改變這樣的局面,新聞媒體顯然應該承擔更多責任。這樣的責任既源自媒體的平臺優勢,相對於個人來説本身就有傳播優勢;也是因為媒體的能力優勢——記者能夠接觸更多的專家、更廣泛的利益相關方,能夠更好地反映實際,更準確、有技巧地表達群眾訴求。

  讓網際網路的陽光平等播撒在每個角落、每個行業,更需要我們每個人拋開成見。微博、微信的發展看似讓每個人都獲得了發表觀點的機會,但是每個人的觀點都深受個人利益、自身經歷、知識背景和行業專家、社會名人的影響。不少人心中的常識,其實是地方性知識、個性化認識,雖然我們逃不出自己的背景,但對邊遠地區事務發表意見時,不妨對當地多些了解,對事情多點更深入的思考。(楊文明)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