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何必爭意氣

時間:2014-10-31 15:28   來源:人民日報

  “中醫診脈驗孕”成為近日網民關注的熱點,再次掀起了中西醫之間的論戰。

  儘管當事人限定為個人間的較量,不要升級為中西醫間的鬥爭。但是,仍有人把它當成是中西醫擂臺比武。通過約戰的方式來探討醫學問題,看起來像是街頭打架,根本分不出勝負高下。掌握技術的人水準高低,並不能代表這項技術的優劣,博大精深的中醫藥並不會因為一次較量而被否定。因此,如此約戰毫無意義,只是意氣之爭,中西醫沒有必要分高低論長短,應把精力心思用在提高診療技術上,治好病才是正道。

  “中醫診脈驗孕”事件的背後,反映了很多人對中醫的不信任。從上世紀開始,中醫備受質疑,存廢之爭愈演愈烈。事實上,中醫藥是打開中華傳統文化的鑰匙。對中醫的盲目質疑和否定,是數典忘祖、妄自菲薄,也是對中華文明史的不尊重。

  滑脈是中醫脈診判定懷孕的主要依據。它是中醫脈診中的一種脈象,脈往來流利,應指圓滑,如珠滾玉盤之狀。人體血管通順、子宮供血豐富時都會有“滑脈”特徵,並不僅出現在孕期。換句話説,大多數孕婦脈診時會出現滑脈,但脈診為滑脈的卻未必是孕婦。從西醫的角度看,由於孕婦的血液迴圈受到妊娠的影響,理論上也可能出現脈搏的變化,借助血流動力學的相關指標來判定,切脈驗孕可以獲得證實。

  其實,中醫驗孕並非單靠“脈診”。望、聞、問、切中醫四診,各有其獨特作用,不應相互取代,而應互相結合、取長補短。因為疾病的發生、發展是複雜多變的,症候有真象也有假像,有的假在脈上,有的假在症上,臨床上有“舍脈從症”和“舍症從脈”的方法。“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只有四診合參,司外揣內,辨證施治,方能手到病除。

  也有人認為,懷孕沒懷孕,做個B超就一目了然,何必費力去診脈?目前各大醫院都配備了B超、CT。在臨床上,最新的科技設備提供了更為清晰準確的影像資料。因此,不少中醫患了“設備依賴症”。傳統的中醫“四診”技術越來越受冷落。

  望、聞、問、切是中醫診療的基本功,任何時候都不能荒廢。就像有了汽車、火車和飛機以後,人依然需要邁開雙腿走路一樣。因為很多地方是借助任何交通工具都到達不了的,只能靠人的雙腿。不單單是中醫,西醫也是同樣如此。如果認為聽診器不如B超、CT,叩診錘不如核磁共振,為什麼不把這些檢查方法取消呢?因為在臨床工作中,沒有一種儀器可以代替醫生直接接觸病人。醫生越近距離接觸病人,發現的問題就可能越多,冰冷的機器永遠無法代替醫生的檢查。

  在醫學儀器設備日新月異的今天,中醫基本功沒有過時,而且永遠不會過時。《問中醫幾度秋涼》一書寫道:“中醫的精髓正像圍棋一樣,它不是像西醫一樣用不斷發明新技術、新藥來治病,而是如圍棋手的升段,不斷提升認識境界。”如果中醫生不把心思放在提高基本功上,而是一味地依賴儀器設備,老百姓信任度就會降低,中醫陣地也會不斷萎縮。

  一顆星照不亮一片天空。中醫和西醫不是敵人、不是對手,而是同一戰壕的戰友。人類面臨的共同敵人是疾病。願中西醫之間消除偏見,共同照亮人類的天空。(王君平)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