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2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長為7.4%,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緩至7.3%,創下2009年一季度以來新低。在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結構調整陣痛期、經濟增速換擋期這三期疊加壓力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運作總體平穩、基本面尚可。再通俗一點説就是,中國經濟形勢總體上是好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對我國經濟産生了一定的影響,短期來看會影響相關企業的生産、投資和消費。
三季度經濟增速回落的原因也很簡單,所以市場專家們也沒必要做過分的解讀。一是三季度以來,經濟三期疊加的壓力較大,結構調整超出預期,如傳統産業的産能過剩問題仍然突出。二是去年同期基數就比較高,今年增長幅度有所放緩也屬於正常現象,因絕對增加值並不算低,如消費和民間投資比重提升,貪腐和浪費性消費等水分得到擠出。三是房地産市場調整拖累投資增速,這個大家都能理解。
對於其中的三點,我曾經多次對外界表示,三季度GDP增速放緩結構陣痛才是最大誘因。
從經濟新常態的角度來看,目前經濟發生的一些變化,實質上暗示著中國經濟正在發生著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變革,如整個經濟呈現出向中高端邁進的態勢、居民收入名義上高於企業利潤的增速、經濟發展的方式朝著集約型的發展方向轉變等。
在這種大環境下,就企業經營者而言,一定要主動調結構和轉方式,這樣做有助於緩解産能過剩的問題。這是中國的企業當下面臨的實實在在問題,如果你想作中國未來企業家的領袖,那你就要很好的思考關於中國經濟的問題,若你每天深陷日常經營俗務,那麼企業是不會做大的,做大的也不會做強。
國家統計局本月也公佈了九月份的消費價格指數(CPI),2014年9月份CPI降至1.6%,創年內新低,同期的中國PPI同比也下降1.8%,連續第31個月負增長。CPI和PPI的深度雙雙回落,説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金融風險漸行漸近,暴露出來的實質是中國經濟整體出現了深層次的問題,中國的企業家一定要重視這些問題。
可以預見,在宏觀經濟的下行壓力徒增的背景下,央行就一定會採取全面降息或降準,但年底可能性很小,現在也不是降息降準的最好時機,我預測監管層最快也要到明年一季度將實施。
對於CPI,實際上我早就説過,我們不能夠迷信中國的CPI指數,因為這個CPI指數是被刻意扭曲和修改過的數字,是用來忽悠老百姓的一個數據,整天拿這個説事兒都不能説是中國最好的經濟學專家。CPI根本目前不是重點,總體而言它對物價影響非常有限,CPI仍處於安全區域內,今天政府完成全年CPI控制目標無任何懸念。
對於四季度、全年的經濟走勢,在我國戰略調整機遇期,支援宏觀經濟平穩運作發展的客觀條件較多,四季度和一段時期內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動力較足。我預計今年四季度經濟下行壓力會暫時緩解、甚至回暖,全年GDP增速在7.5%。
依據來自中國經濟三個方面的內生動力:
第一,新一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兼顧眼下和長遠的政策措施,一年來的簡政放權,極大地鼓舞了內外資企業到投資的信心。本屆政府並不斷加大改革力度,改革創新給宏觀經濟的發展帶來活力,這種效應在一段時期內會得到繼續發揮。
第二,如火如荼中的中國的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資訊化還在激烈進行中,新四化正在給經濟增長提供源源不斷地動力,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後發優勢會繼續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中國目前以房地産作為支撐的經濟,仍在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未來穩定繁榮五、十年沒有問題,但未來的中國經濟發展一定得靠西部、“傳統經濟”。
第三,消費作為GDP增長的主導因素、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2014上半年消費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54.4%,假日經濟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産物,對國民經濟刺激性作用顯著,政府只需要引導“假日經濟”由量向質發展即可。目前,我們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攻堅階段,政府正在可以通過發展一些享受型消費刺激經濟增長。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三季度GDP創5年半新低、房地産市場調整、環境污染治理、製造業增速放緩等諸多因素,短期內對經濟增速産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仍存在一系列積極現象。隨著城鎮化等“四化”推進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整,四季度、全年經濟增長仍能維持在合理區間運作,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在中長期趨於新常態。
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傳統經濟”的體量還是比較大的,“新經濟”動力代表新的新經濟成分雖然在野蠻增長,增速較快但體量無疑較小,還無法與“傳統經濟”相提並論,中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轉捩點,一味地強調“新經濟”增長速度是有違市場規律的。 (作者係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經濟學家宋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