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文化建設也要用好“無形之手”

時間:2014-09-25 15:11   來源:人民日報

  二十多年前,安徽社科院研究員辛秋水,曾經在大別山區進行過一場“文化扶貧”的試驗,通過建設農村文化站,以文化與科技推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幫助不少人改變觀念,實現了小康。

  二十年後,筆者採訪辛秋水時,老人感嘆,“今天的農村,生活水準越來越好,倒是農村文化本身反而更需要扶貧了。”

  老人的擔心絕非杞人憂天。以農村文化站為例,這個曾經的農村文化推廣“主力軍”,如今面臨著資金匱乏、人員編制少、專業人才缺等問題,正日益邊緣化。“並非不想幹,可是待遇差,發展窄,導致隊伍不穩定。人留不住,心更留不住。”一位基層文化工作者告訴筆者。

  農村的經濟發展腳步飛快,對文化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需求,可我們能提供的文化産品,似乎遠遠不能滿足農民的需要。改變農村文化現狀,亟須從體制機制上進行改革,以體制創新的活力,衝開農村文化發展落後的瓶頸。

  創新從何入手?筆記認為:一曰激發內力,二曰引入外力。

  激發內力,首先應從理念上重新認識農村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必須加大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和軟體投入,理順人財物的關係,通過各方面傾斜,鼓勵更多“能人”和年輕人像大學生村官一樣投身鄉村文化建設,形成合理的年齡和知識層次。

  同時,還應該注重“送”“喂”與“種”“養”相結合,既要將優秀的文化作品送到田間地頭,更應該多培養一些鄉村“文化能人”,挖掘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猶如扶持種養殖大戶一樣,通過財政支援、榮譽獎勵、加強輔導等方式,來鼓勵支援一批有能力有志願的鄉村文化人成為真正的文化“帶頭人”。

  當然,農村文化發展,僅僅靠政府之手難免捉襟見肘,這就需要引入外力,多管齊下,讓市場之手發揮作用。筆者在寧夏固原隆德縣採訪時發現,當地將市場之手引入,把農村文化産品打造成“六盤人家”品牌,由專業人員推向市場。這一舉措大大激發了農民的創作激情,一時間各類非遺、農民畫、手工編織等土氣十足的作品創作出現井噴,過去只能作為業餘愛好的老手藝,不僅僅實現了繼承與發展,更讓不少農民嘗到腰包鼓鼓的甜頭,僅僅去年一年,“六盤人家”這一品牌已經實現了銷售3000萬元。其實,類似的例子各地還有不少。

  引入市場之手,同樣可以創新多種模式,比如通過政府搭建基礎平臺,吸收社會力量參與,政府與社會兩種力量通過整合,形成合力的“公辦民營”。或者以社會力量為主體,公共財政予以補貼獎勵,引導社會資本服務於農村公益文化事業,以達到公共財政投入最大化的目標,從而滿足農村多層次的文化需求的“民辦公助”。

  引入市場之後,政府方能騰出更多的人力與物力,加強監管與引導,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從而實現農村文化的有序發展,讓有形之手強化管理,讓無形之手發揮好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提升全盤活力。以內外兼修的方式,讓農村未來的文化建設充滿朝氣。(朱 磊)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