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每年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國家紀念日,這是加強全民歷史意識和國家安全意識的舉措。
一個民族的歷史是整個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一個民族的重大歷史事件尤其是災難性事件甚至是整個人類的集體記憶。因此,探究歷史真相,汲取歷史經驗,銘記歷史教訓,以一種反省性的立場來學習歷史就不僅僅是歷史學家的事情,更是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人類集體的自我反思。長期以來,我國對於抗日戰爭和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研究雖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卻離大眾越來越遠,公共史學基本處於缺失狀態,一些非專業的歷史愛好者開始以流行文化的語言來書寫歷史,一些學者也嘗試從書齋走向大眾。這些走向大眾的歷史傳播活動雖然産生了較大影響,但是,由於缺乏一種自覺的反思意識,缺乏公眾的參與,導致大眾主體意識的缺失,民眾的歷史記憶並沒有被喚醒。
因此,設立國家公祭日,實際上是普及歷史常識,增強民眾史學意識,塑造和激發整個社會的良知,向社會傳播和平與公正的重要舉措。肅穆的儀式凈化個體靈魂和社會氣質。在世界範圍內,波蘭、俄羅斯、英國、以色列等國家都設有國家級哀悼日,以此紀念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祭奠戰爭中罹難的同胞。紀念日前後,一般都有不同階層、不同團體組織的形式各樣的活動。紀念日、公祭日當天,國家元首、議會議長、各大黨派領袖都到場獻花圈,並公開發表講話。同時,公眾的參與度也頗高,參加紀念和公祭活動的人數少則萬人以上,多則10多萬人。
最大限度地發揮國家紀念日的作用,還必須將其作為建設中國公共史學的一個重要舉措和契機。基於此,我們不應僅僅在公祭日當天組織官方的祭祀儀式,更不應滿足於一般的學術紀念活動,還需要在公祭日前後組織各種旨在向公眾(包括外國公眾)傳播歷史知識、激發公眾參與的各類活動,比如,利用博物館、圖書館舉辦與抗日戰爭有關的講座,利用大眾傳媒組織各種專題報道、紀錄片製作和播放等,組織抗戰老兵參與口述史學活動,與海內外有關機構共同進行搶救性發掘、保護相關資料等。
國家紀念日應該激發公眾的歷史意識,而歷史意識的覺醒和正確歷史觀的塑造才是抵禦各種反文明、反人類力量的最堅固的後盾,才是正義之所在。國家紀念日應該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一塊精神盾牌。(胡一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