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化給大學帶來了什麼

時間:2014-06-11 16:46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高校是學問之地、育人之所,教書育人理當至高無 上。可是,行政化狹隘了高校的辦學眼光,也異化著人才培養的宗旨

   大學的行政化,社會人看到是學校要受外來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內部要靠行政機構來運作這樣一些現象,對身臨其境者來説,看到和感到的可遠不止這些。當學校以官來行政的時候,官的影響力會滲透到學校的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環節,甚至是每一個人,實際地決定著這個圈子裏每個人的命運,乃至整個學校的走向。

   學校行政化的本質是官本位,有著世人皆知的表現形式,又有著學校的行業特點,使這裡的行政化別具一番味道。比如説,這裡的官員絕大多數都有職稱,而且是官階越高職稱也越高,給人這樣一種感覺——當官比學術更重要;這裡的每一個工作環節都要由官來決定,大到學科建設,小到吃喝拉撒,甚至連教學或科研活動産生的經費,都要有主管官員簽字才能報銷;這裡的福利待遇也與官階大小有直接關係,體現在辦公室的面積大小、設備配備的檔次高低、樓層位置以及朝向等,也體現在像獎金髮放、項目審批這樣一些隱性的活動中,一些學校甚至將那些名利雙收的高級別評優活動都鎖定在官員身上……凡此種種形成風氣的時候,當官才會受到重視,找官才能辦成事情,官員才是學校主宰的價值取向也會深入人心,對學校産生一系列的影響——

   首先是校風。有學者將校風總結為“一個學校的人們在各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和趨向”,指明瞭校風的實質是人們所共同認可的一種準則。有了這種準則,人們會在各種活動中形成一種默契,共同遵守。高校是學問之地、育人之所,教書育人理當至高無上。但是,行政化的長期存在,使一些教職人員不是將精力集中在教學或科研上,而是唯領導馬首是瞻,深信與領導關係的親疏遠近遠比教書育人更加具有實效性。在這樣的氛圍中,有學問抵不過有背景,教好學生抵不過搞好關係,有背景又能搞好關係的人,遠比沒背景埋頭做學問的人吃香。

   其次是學風。學風是高校師生在治學精神、態度和方法等方面所形成的風氣,決定著一所高校教學和科研水準的虛與實。高校的學風如何主要通過師生來表現,因此,知名大學的通常做法是確定崇高的目標,作為引導師生的座右銘。哈佛大學的校訓是“真理”,牛津大學的校訓是“信仰與科學”,這樣的辦學理念使前者成為世界上獲諾貝爾獎最多的高校,後者先後培養出600余名院士及各領域裏的大師級人才。不同的學風也導致不同的就業理念。

   據有關方面統計,在美國,只有3%的大學生願意考公務員;在英國,公務員在大學生眼中是20個被厭惡的職業之一;而在中國,願意考公務員的大學生竟達76.5%。我們無意貶低公務員這種職業,況且造成報考公務員熱度不減的原因也很多,然而,我們無法否認這樣一種可能:在行政化的浸染下,中國大學生在學校的時候,其“精神、態度和方法”就在耳濡目染中,養成了更適合搞行政工作的基本素質。

   再次是做風。“做風”與“作風”僅一字之差,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內涵:按慣常的解釋,“作風”是指“工作和生活上一貫表現的態度、行為”;“做風”是本人用來專指一些高校在行政化的管理體制中形成的潛規則。比如説,在用人、提拔和職稱評審中,領導授意往往可以超越制度;只要有一定的背景,沒有教學和科研經歷,也能戴上博導的頭銜;只要關係疏通得好,長年不上課仍然可以拿工資……這些常人幾乎不可想像,甚至瞠目結舌的事情,卻是一些高校無人撼動的事實。原因很簡單,作為下屬只能以服從為己任,按照領導的指令辦事。這是行政化以後高校存在的一種現象。

   中國歷史上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於至善”的古訓。儘管這裡所説的“大學”並不專指學校,但是“明德”、“至善”一直是教育家追求的至高境界。為了達到這一境界,他們都表現出來高遠的立意。陳寅恪提出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時力推“學術”與“自由”之風,其立意均在於為培養人才而創造一種有容乃大的氛圍。比較之下,行政化確實狹隘了高校的辦學眼光,也異化著人才培養的宗旨,為一些人專權謀利提供了機會。

   2005年,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曾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據説有關領導後來就這個問題向國內最有名的六所大學校長請教,得到了諸如沒有氛圍,沒有火候,沒人帶頭等答案。9年過去了,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假設當年不是問道于校長,而是問道于教師,得出的回答可能會更具體些,比如,樹立學術尊嚴,淡化長官意志;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剷除特權;整肅教風學風,凈化學術環境……這樣的意見可能更加具有針對性,也更可操作。最重要的是,這種解決問題的出發點,擺脫了行政化的慣性,體現了對教師的尊重。(□文/祁嘉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建築文化研究所所長)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