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鎮像非洲”原因何在?缺乏科學規劃、基礎設施落後、公共服務不到位……其實都是表面原因,最大問題當然是資金缺乏。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制定實施《規劃》,努力走出一條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佈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
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6%左右,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準,也低於每人平均收入與我國相近的發展中國家60%的平均水準,城鎮化潛力巨大。一個流行的觀點認為,若能將新型城鎮化在擴大內需的潛力充分發揮,可以保持未來20年經濟健康發展。因此,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014年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都強調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
城鎮化是一座“富礦”,可是這“礦”要怎麼挖,“富”要怎麼分,不僅是經濟學,還是政治學。一些地方,以新型城鎮化建設之名,通過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大發“土地財”——將農民的宅基地復墾,用增加的耕地,換取城鎮建設用地指標,用於商業開發,而將農民粗暴地“趕上樓”。如此城鎮化,或許應該稱為“土地城鎮化”,環境沒有城鎮化,人口更沒有城鎮化。“跛腳式發展”的結果,正如住建部一位官員所形容,“走了一鎮又一鎮,鎮鎮像非洲”。“見城不見人”,徒有城市外殼,産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都沒有跟上,這樣的城鎮化,何來“新型”可言?亦與中央強調的“以人為本”相背悖。
“鎮鎮像非洲”原因何在?缺乏科學規劃、基礎設施落後、公共服務不到位……其實都是表面原因,最大問題當然是資金缺乏。尤其是一些小城鎮(農民進城的主要落腳點),既沒有大城市的城市維護費、土地出讓金,也很難獲得足夠的轉移支付,像“沒娘的孩子”。城鎮化過程,農民市民化,義務教育、勞動就業、基本養老、基本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以及市政設施、城鎮管理等等,哪一樣缺得了錢?根據中國社科院發佈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12》測算,國內農民市民化的平均成本為10萬元人民幣,進入中等城市的農民家庭配套成本50萬元,大城市將超過100萬元,總計未來20年大約需要投入40萬億~50萬億元。可見,那種只見利潤不知成本的眼光何其短淺。
對此,《規劃》有“建立健全由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的綱領性表述。企業和個人分擔的成本較易厘清,比較麻煩的是公共投入這一塊,尤其是上下級政府間的承擔比例。現行稅制下,地方政府承擔了與財權不相匹配的事權,捉襟見肘、嗷嗷待哺是常態,假使現狀不變,數十萬億元的成本投入將成為地方不可承受之重。責任如何分配——地方與上級政府各自承擔農民市民化的哪些責任;成本以何種方式分擔——通過合理的、穩定的財政轉移支付,還是落實到一個與人掛鉤的地方稅種頭上,到目前為止還沒看到更具體的規範文字。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隨著《規劃》出臺,新型城鎮化建設步子加快,成本分擔機制便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練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