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凈化”空氣凈化器市場?

時間:2014-03-18 14:07   來源:廣州日報

  近日,廣東省潔凈技術行業協會在廣州對幾款在市場上購買的空氣凈化器進行了測試,發現高價的空氣凈化器綜合評分並不高,而評分最高的兩款都是價格在兩三千元左右的機型。專家表示,目前空氣凈化器市場上亂象很多,標準的缺失是市場亂象的源頭。

  霧霾是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但在商家看來,卻也是一個市場機遇。隨著市民防霾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防霾産品行情走俏。其中,空氣凈化器無疑是最受市民青睞的新“大件”。此前,筆者也曾有過購買的念頭,可走到商場裏一看,才發現這一市場的混亂程度。價格跨度之大絕非一般家電可比,便宜的不過一兩千元,貴的則要價上萬元乃至幾萬元,但巨大價差背後的性能差異,不僅筆者弄不明白,連售貨員自己也講不清楚,只能以模糊的“一分錢一分貨”説明。這恐怕也是很多消費者在挑選空氣凈化器時共同的感受。然而,根據這一次有關行業協會的測試結果,空氣凈化器的價格高低與品質好壞恐怕不能簡單劃上等號。

  如此混亂的市場,當然與市場發育的不充分有關。短短幾年,PM2.5從一個生僻的科學術語到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空氣指標,帶動了一大批環保産品迅速興起。有調查數據顯示,往往霧霾越嚴重,空氣凈化器的銷售量就越大。然而在這樣一個新興的市場當中,生産者卻是魚龍混雜。有媒體報道,不僅是家電企業,甚至生産礦泉水的企業都開始製造空氣凈化器。這樣一擁而上,産品品質讓人擔憂。

  俗話説“無規矩不成方圓”,要規範市場秩序,當務之急是完善空氣凈化器的産品標準。實際上,目前我國已有這方面的國標,但與當前市場上的主流産品、技術相比已顯落後。往往一些空氣凈化器的宣傳廣告存在誇大失實,但由於缺少細化國家標準,哪怕消費者被誤導,維權時也難有依據。

  因此,正在修訂之中的國標更該結合實際國情。比如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的室外空氣污染相對較重,而國外的空氣污染則主要在室內,種種諸如此類的差異,應該成為新國標的重點考慮因素。只有讓國標接上地氣,才能更好地規範市場,凈化我們的空氣。(張漲)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