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入多家單位、為辦公室打隔斷等,成為不少地方清退超標辦公室的整改手段。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要警惕有地方走“形式主義”(1月22日《新京報》)。
辦公室超標不外乎兩種情形:一是面積超過標準,二是配置超豪華。而面積由“大”變“小”,一是可以通過合併辦公室,使得每人平均辦公面積降下來。這勢必帶來多餘的辦公室,如何消化是個值得研究的課題。絕大多數部門採取了封存的辦法,這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更主要的是,風頭一過極有可能“捲土重來”各登原位。二是採取“曲線救國”的辦法,即用隔斷隔分成辦公區與接待室或儲藏室等,這是換湯不換藥。但這樣的改造有時需要付出不菲的代價,據説有些部門此次改造辦公用房竟然用掉幾十萬。
辦公室配置超豪華,除了裝潢,辦公桌椅、櫃子等陳設,理論上可以移除置換的,但操作中卻又帶來新的支出。筆者所熟悉的一個政府部門,涉及辦公桌超標的有幾十人,於是急忙採購了一批小一點的辦公桌,而將那些大一點的辦公桌封存起來。這一來二去,花的都是納稅人的錢,又造成新的浪費。這難免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之嫌,是典型的教條主義與形式主義。
此次整改的根本宗旨是根治辦公場所的奢靡之風,讓群眾看得見效果,能滿意,萬萬不可轉頭就變成“二次浪費”,這一點,也希望問責能及時跟上。(崔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