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標準能否助航班準時起飛

時間:2013-12-26 14:38   來源:京華時報

  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日前表示,民航局已制定出航班正點起飛統計新標準——撤輪檔,將在明年合適的時候擇機實施。撤輪檔是一個全球民航界通用的專業術語,飛機撤掉輪檔後,即可啟動發動機而滑行。

  按照什麼標準來判斷飛機是否正點起飛,看似是一個專業性的細節問題,背後則直接關係到航空內部管理程式的效率,並連著乘客的權益保護話題。很明顯,新標準旨在從內部程式上,為起飛前的幾十個環節確定科學的時間配置,以提高航班運作效率。民航局也是將其作為深化航班延誤治理的措施,來回應大眾對航班延誤現象的關切和訴求。而這一與國際接軌的新標準,無疑更加符合保障乘客利益的需要。

  傳統標準以關艙門為時間節點,飛機按時關上艙門就意味著正點起飛了。對於這種實質延誤的情形,由於形式上符合正點起飛標準,乘客很難獲得相應經濟補償。

  在新標準下,因為航空公司自身原因而致使耽誤起飛的,便很難再通過提前關閉艙門來規避了,這無疑大大壓縮了航空公司推卸誤點責任的空間。

  當然,造成飛機延誤的原因很多,例如天氣等不可抗力,類似情形下的延誤是乘客選擇乘坐飛機所應承擔的風險。對於乘客的權益保障而言,真正關鍵的地方在於,這種權益損失是不可抗力還是航空公司的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後者,便意味著航空公司在與乘客簽訂的客運合同中,存在履行上的過錯和違約,從而構成了賠償的正當事由。而新標準進一步厘清了客運合同中航空公司與乘客的平等關係,也更加有助於維護乘客的合法權益。

  不過從乘客權益的角度看,目前公眾最關注的不僅是正點起飛的標準,還有延誤背後的資訊知情權。例如,我們經常聽到的延誤理由就是天氣原因或航空管制,而對這些屬於不可抗力的免責情形,航空公司往往不做任何説明,對乘客的質疑也是“一問三不知”。究竟是不是真的因為天氣或管制原因,一般乘客囿于知識局限也很難提出反證。對於處於“無知之幕”中的普通乘客而言,如何突破知情權障礙,更直接關係到其合法權益的保障。(傅達林)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