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佈的《2012年度中國最佳醫院綜合排行榜》《2012年度中國醫院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等榜單日前受到公眾廣泛關注,並引發人們對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狀況的擔憂。
以學科水準和科研能力為標準的“最佳醫院”評選,具有一定專業性,本身並沒有遭到過多質疑。然而,醫患關係緊張,傷醫事件頻發,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社區全科醫生緊俏,醫療資源分佈不均等諸多問題,卻對榜單的出爐形成了微妙的社會心理圍剿。
榜上有名的醫院大多分佈在大城市等經濟發達地區,被認為直接反映出我國目前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現狀。人們有理由擔心,榜單發佈所造成的社會效應甚至會讓現狀繼續惡化。
若真如發佈機構所説,患者按照榜單“按圖索驥”,本來就失衡的醫患天平會更加傾斜,患者不論大病小病都慕名而來,醫院不堪重負、影響科研,醫患關係更加緊張,醫療資源進一步向少數“最佳醫院”集中,顯然與醫療體制改革初衷背道而馳。
“按圖索驥”的又何止是患者?榜單的社會認可度越高,它對醫生的引導和心理暗示越強烈。醫生,作為醫療資源中最核心要素,不再以治病救人為榮,而以在“最佳醫院”工作為榮,才是最令人擔心的“示範效應”。鄉村需要有人堅守,社區需要有人到府,基層需要的不是“最佳醫院”,而是“最好醫生”。
“高富帥”式的星級醫院不能有效滿足多數群眾的就醫需求,不是未來醫療機構改革的終極目標。完善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運作機制,增加就診的便利性和經濟性,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醫療服務,更多的是依靠貼近群眾,遍地開花的基層診療機構。只有“病有所醫”的醫療保障體系在全社會獲得滿意共識的情況下,人們對“最佳醫院”榜單才不會有今日的不適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