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考評制促幹部提質增效

時間:2013-11-25 10:48   來源:京華時報

  三中全會提出了一項極為具體,卻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變革,這就是改革和完善幹部考核評價制度。

  今天,我們面對許多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追根溯源,在於幹部考核上。這是一根金指揮棒。

  為什麼一些地方幹部唯GDP是從?那麼重視GDP排位?那麼喜歡急功近利?為什麼一些幹部不注重長遠發展、希望快出政績?有的只重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環境處於從屬地位?為什麼那種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項目“聞起來臭吃起來香”?……

  這一切都有一根線牽著,它們背後的主導者是幹部,幹部的主導者是政績觀,政績觀的主導者就是幹部考核評價制度。正是這個制度出現偏差,不管理論上怎麼講要科學化,但一到實際中就看幹部搞經濟的能力和成績,各級幹部又怎麼會不紛紛“出此下策”,快出政績,把心思用到GDP上。

  正所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般幹部要想得到升遷,往往需要在三五年內幹出顯著政績。如果去幹那些短期內難有績效的實事,諸如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促進社會和諧、民眾安寧的事,自己栽樹後人乘涼的事,恐怕他就可能一直原地踏步了。

  也正是看到了這種種的實踐弊端,看到了這一切亂象的根源在於指揮棒出了問題,才有這次三中全會下決心改革和完善幹部考核評價制度。如果這個指揮棒指揮精準得當,那麼它所産生的威力,確有四兩撥千斤之效。

  事實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此已經多次強調。“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中央看一個地方工作做得怎麼樣,已經不光看生産總值增長率,而是看全面工作,看解決自身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成效。”

  顯然,這已經給此項改革指出了方向。但也必須看到,如何改革才能做到科學,如何執行才能確保公正,仍然是一個複雜的課題。只有把這個源頭徹底理清了、理順了,各級幹部才會惟勤惟廉幹正事、幹好事、幹實事。

  如果幹部考評制指揮精準得當,那麼它所産生的威力,確有四兩撥千斤之效。(那雲風)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