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水擾民民本意識僵化

時間:2013-11-21 13:54   來源:法制日報

  為了防治空氣污染,蘭州市從9月份以來每天堅持在全市主要街道路面灑水。然而近期以來,蘭州市最低氣溫降至零下,道路濕滑引起交通剮蹭事故高發。有市民指出:“蘭州市最近大街小道都是灑水車,苦了行人的鞋、司機的車,雖然蘭州的天確實藍了,可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能維持多久呢”(11月20日《北京晨報》)。

  灑水降塵是治理空氣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是造福群眾的實事好事,卻因為沒有統籌兼顧天氣狀況,寒冷中將灑水繼續進行到底,怎會不導致道路結冰、引發交通事故?雖説灑水後蘭州空氣品質提升了,但群眾出行品質卻下降了,此升彼降的“意外”讓人始料未及,説到底還是官員的民本意識“結冰”僵化了。

  灑水降塵“灑”出一堆事故,無疑反映了三個問題:一是工作深入性不夠,一些官員還沒有從機關高樓中走出來,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到一線體察民情、傾聽民意,把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舉過頭頂;二是工作預見性不強,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往往不動腦筋,缺乏對負面影響的充分估計、對複雜局面的駕馭能力,結果顧了“頭上的”卻忘了“腳下的”,受苦的還不是咱老百姓?三是工作協作性不夠,灑水降塵是環衛部門的事,道路結冰引發交通事故則由公安、交通部門處置,由於“各打各的鼓、各敲各的鑼”沒有一體化協作,怎能不“摁下葫蘆浮起瓢”?

  全城灑水降塵的出發點固然沒錯,但之所以好事沒有辦好,説明做事的方法不對。且不説蘭州冬季氣溫常在零攝氏度以下容易結冰,就是常規灑水降塵也大有講究——何時灑更有效、如何灑不擾民,這些問題如果考慮不週全、做事不細緻,只顧著讓灑水車滿街跑,到頭來怎會不産生群眾腳踩一路水濕透鞋、路滑引發車輛剮蹭高發呢?

  灑水降塵雖是民生小問題,卻蘊含科學施政大學問。好心要成事、好事要辦好,關鍵要把群眾“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作為判斷取捨的標準,既科學作決策,更務實辦事情。只有不斷提升民本意識、辦事水準,切實增強工作的前瞻性、系統性、科學性,才能讓好決策贏得好掌聲,而不是吃力不討好,群眾不領情。(徐劍鋒)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