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總讓醫生成為醫患衝突犧牲品

時間:2013-10-29 15:54   來源:新京報

  醫患糾紛的解決和溝通,不能只是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事,更不能在醫患矛盾激化時讓醫生暴露在第一線。現在有些患者動輒將矛頭指向醫生,拿醫生出氣,實質是醫院管理方和衛生主管部門的失職。

  中國的醫患關係近些年來顯得愈發沉重,發生在溫嶺的殺醫血案,就是最新的故事。

  10月27日晚,浙江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內的臨時解剖室走廊處,大部分醫護人員和家屬一起保護遇害醫生王雲傑的遺體。因為當天,院方未徵得家屬同意,便試圖將王雲傑遺體送往殯儀館火化,引發了家屬和醫護人員的不滿。據報道,28日上午,相關部門徵得家屬同意後,王雲傑的遺體已被送往溫嶺市殯儀館。

  令人欣慰的是,雖然態勢一度緊張,但由於各方的克制,現場一直較為平和。醫護人員沒有與警察發生衝突,據一位參與抗議的醫生説:“我們要求‘非暴力’,不會採取過激行為。”這是一次較好的示範,提醒人們,不管什麼時候,理性、冷靜始終是最有效、最可取的表達方式。

  當地醫護人員這樣的反應行為,顯然不止是對遇害醫生的哀吊,同樣寄託了醫務同行對當下醫患關係的悲憤控訴。

  在這樣的情況下,相關部門需要作出認真的剖析。如果,不對存在於醫患關係之間的那些死結進行疏導,類似的血案或將不斷重復。

  如果梳理一下這些年來引起關注的砍殺醫生的事件,我們會發現,不少行兇者本不是什麼窮兇極惡的人物。例如發生在哈爾濱的醫生被殺事件,行兇者更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包括本文提到的溫嶺殺醫事件,有報道稱兇手也本屬於比較老實的人。並非壞人的人在一念之間成為暴徒,這其實才是醫患關係中真正的血腥所在。

  引發殺醫血案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個,歸根結底,還是醫患溝通不足。當前的醫患之間,缺乏一種開誠佈公的溝通機制。

  需要明確的是,醫患糾紛的解決和醫患溝通,不能只是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事,更不能在醫患矛盾激化時讓醫生暴露在第一線。現在有些患者動輒將矛頭指向醫生,拿醫生出氣,實質是醫院管理方和衛生主管部門的失職。

  醫生不是個體戶,管理部門的溝通作用必不可少。當務之急是儘快建立規範的醫患溝通體系。

  對醫院來講,可以設置專門部門處理醫患糾紛,比如調撥懂業務的人員到管理部門,以專業性解釋患者的疑問,充分保障醫生與患者雙方的權益;衛生主管部門也應強化相關職能,對醫療糾紛的處置要簡化程式、快速處置,讓患者投訴有門,解惑有道。

  醫患關係緊張已經不是新現象了,每每出現這樣的血案。輿論總是呼籲儘快完善醫患糾紛協商解決機制,有的地方也做了很多探索,但遺憾的是,總會不斷地有弒醫個案,重新激化矛盾,加深裂痕。

  醫院管理方和衛生主管部門,在譴責暴力的同時,也應認清自己的責任。每個血案發生之後,都應啟動追責調查程式。唯有如此,才更加有助於遏止醫療暴力事件的反覆出現。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