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呼聲、會有所應”,這同樣是人民需要的兩會會風。相較節約、不擾民等具體舉措,公眾可能更關注與自身權益相關的議題,更關注政府層面的改革等重大問題
兩會在即,踐行中央“八項規定”,切實轉變會風成了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最新消息稱,即將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精簡紙質文件材料的印製和發放,此項無紙化辦公措施可節省會議支出200萬元人民幣。此前,全國人大、政協已經出臺改進會風的若干條具體措施,其中包括,“堅持代表統一乘坐大車制度,盡可能不封路,合理控制交通管制的規模和時間”等。
公安部日前也明確要求,各級公安機關要妥善處理好保安全與保民生、維護秩序與文明執勤的關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正常社會活動的影響。
公眾有理由相信,因為有全國兩會這個絕佳的展示平臺,這些變化會切實推動會風、作風的轉變。不過,這些變化,不僅應該體現在節約公共財政、方便民眾生活等方面,還要體現在實實在在的內容上,要讓兩會更好地成為一個表達民意訴求、推動國家進步的政治舞臺。
減少封路,控制交通管制,當然值得期待,此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民眾正常的生産生活不受影響,民眾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這樣,全國兩會作為一項重大政治活動,無疑更能深得人心。
控制會議預算,簡樸辦會,也符合現代政治運作的趨勢。公眾的錢,能節省的當然要節省,既然有了更迅速、更便捷的電子政務,那些費事費錢的紙質往來顯然應該有所改變。日益發達的資訊技術,理應更多走入國家政治生活。
除此之外,從更深的層面看,公眾的注意力其實還在於會議本身的實效上面。“民眾呼聲、會有所應”,這同樣是人民需要的兩會會風。
相較上述的節約、不擾民等具體舉措,公眾可能更關注與自身權益密切相關的議題,更關注政府層面的重大改革,更關注房地産調控、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城市化、教育公平、司法公正、反腐倡廉……等公共話題。畢竟,兩會是這個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如何開出實效更為重要。
其實,兩會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面孔。每年的兩會,都會激發出代表委員高度的參與熱情,也會動員起全社會的訴求表達。代表委員暢所欲言,充分交流,説真話、説實話,儘管其中可能會有利益的博弈,理念的爭執,而這恰恰是現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程式。事實上,也正是兩會這個開放的輿論場的優勢所在。
此前,全國政協委員葛劍雄在《人民日報》撰文表示,“需要破除的是那些不必要的、過分的形式和排場,以及由此造成的對民主自由、生動活潑會風的壓抑。”確實如此,轉變會風不能僅僅只是形式上的一些變化,還應該體現在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的實效上,以及相關部門對民眾呼聲的積極響應上,如此,才能讓民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