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終歲末,各地正處於接待高峰期。新華社記者調研採訪,還真發現了一件奇事:內蒙古某縣城以溫泉著稱,這裡分管外宣工作的副縣長對記者説,年底了,很多部門要過來參觀考察、檢查驗收。有一天,他接待了十來批客人,大多數來的人都要體驗一下當地的溫泉,他一天陪洗了八次,整個人都快泡虛脫了。“來的都是上級領導,不陪不行,接待拉近感情。”這位副縣長説。
聽罷“一天八洗澡”的奇聞,善良的網友紛紛感嘆,“這年頭,當領導也是體力活啊”。陪吃陪喝,或已不足以盡表地主之誼,唯有赤身裸體、下池陪洗,方顯坦誠相對、情意綿綿?公眾很難想像,霧氣升騰的澡池內,一尊尊一絲不挂的肉身,能夠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以公務之名,行自娛之實,從酒桌到泉池,在不合適的場合,做著未必合適的事情,“接待考察”一詞的聲名,又一次模糊且曖昧了。
人家副縣長説了,“不陪不行,接待拉近感情”,好一副一把辛酸淚的苦楚模樣。當然,這份辛酸無奈,外人是斷斷不能理解的。在尋常人看來,“泡溫泉快虛脫”不過是句矯情的嗟嘆,抑或只是“幸福的煩惱”,且不免有點“自作自受”的活該意味。基於此,滿眼羨慕嫉妒恨的圍觀者,總是有意無意地,無視著“陪洗縣長”的空虛寂寞冷——你可以説,此等心態有點“幸災樂禍”的小陰暗。但也該看到,其中又蘊含了滿滿的正義感。
民眾的樸素判斷是,“一切以陪洗為手段的接待,都欠正當”。理想狀態下,公務接待本當止于公事、遠離酒桌、無關澡池。只是可惜,現實從不會順著眾人的期待演繹。所以如此,實也難怪:當財政預決算制度,缺乏約束三公消費的能量;當“管錢管項目”的官員,手握“分配資源”的極大裁量權;當行政文化內,一貫有禮尚往來、人情勾兌的深厚傳統……陪吃、陪喝乃至陪洗,從不會成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