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門成景區”旅遊無邊界?

時間:2012-09-17 13:14   來源:廣州日報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滿洲裏國門景區被企業承包一事引起熱議,普通遊客門票價格在國門景區遭承包後迅速高漲,從去年價格為每人次50元到如今已升到80元。邊防官兵也對國門景區的治安隱患表示擔憂。(9月16日《京華時報》)

  平心而論,國門的確是一道令人嚮往的風景。有道是“險以遠則至者少”,千里迢迢,好不容易來到了祖國邊疆,國門自然不容錯過。走到祖國的邊疆,到國門景區看看,恐怕要比起一般意義上的旅遊景區更有吸引力。

  而國界成為旅行者目的地的,的確也並不少見。據一些驢友朋友介紹,前往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旅行,滿洲裏國門幾乎已成這條線路上的必遊之地。不僅僅是內蒙古的滿洲裏國門,新疆白哈巴中哈邊境的5號界碑,同樣也是北疆旅行不容錯過之處。

  從這個角度來看,既然國門已然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更是不容錯過的旅行目的地。國門成為景區,似乎也是理所當然。而既然成了景區,收門票也就成了順其自然的事情,至於門票價格的迅速高漲,也不過是國門景區的魅力與旅遊熱度指數的市場化體現罷了。

  不過,撇開滿洲裏國門景區的門票遠超當地政府定價不論,成為風景的國門,是不是一定要成為景區?既然國門之上還挂著莊嚴的國徽,更充分説明瞭國門的公共職能屬性。那麼,國門賣門票,與其説是對旅遊資源的善用,毋寧説暴露出公共職能的趨利化。

  事實上,當挂著國徽,象徵著國家領土主權的國門,卻成了景區,還收起高票價。除了暴露出公共職能的失位與趨利化之外,當下旅遊經濟,門票産業的無孔不入,恐怕也同樣是國門景區的重要成因。尤其是當旅遊經濟,門票産業失去應有底線,甚至毫無邊界意識,只要有點風景,有點旅遊資源,便恨不得圈起來收費。國門被收編為景區,圈地收門票,不過是門票經濟越界的必然産物。

  一言以蔽之,發展旅遊經濟固然沒錯,但這絕不意味著每一道風景都要被收編為景區,圈起來收費。而當莊嚴的國門都成了收費的景區,國門何以為門票所破?旅遊經濟的底線與邊界究竟何在?恐怕都更需反思。(吳江)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