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樓市基本上處於一個政策空白期,即沒有新政策出臺,而是執行舊政策,那麼,樓市對舊政策就會産生抗藥性。
6月份,樓市在繼續“放量”的同時,價格也出現了久違的反彈。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8688元/平方米,環比5月上漲0.05%,結束自2011年9月以來的連續9個月環比下跌態勢。目前,部分開發商已經取消優惠,醞釀提價。(據《第一財經日報》)
很多人現在懷疑房價是否真正下降過。從統計數據上看,去年底、今年初房價的確下降過,不少項目由於降價還引發過“房鬧”事件。也就是説,在限購、限貸等重拳調控之下,房價下降過,但在開發商以價換量,有關方面降準、降息以及鼓勵首次購房、地方政府微調等方面的刺激下,部分樓盤由降價變漲價。
不過,房價反彈的苗頭剛剛露出來,如果及時進行有效調控,把醞釀提價的念頭和剛剛漲價的勢頭消滅在萌芽狀態還是有可能的。現在的問題是,監管層是否意識到房價已經開始反彈,對房價反彈持什麼樣的態度,究竟如何權衡穩增長與控房價。如果監管者態度曖昧,房價必然繼續反彈。
在筆者看來,百城房價連降後首漲現象應該引起有關方面高度重視。儘管這次房價反彈的原因比較複雜,但根本原因還在於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樓市調控的決心有所動搖。雖然監管者一再強調,堅持樓市調控政策不動搖,但實際上,只有限購政策似乎沒有動搖,限貸等政策已經發生動搖。監管者態度動搖還體現在,對30多個城市微調樓市採取一種默許的態度。顯然,如果不明確叫停地方微調,或者對微調範圍不畫出紅線,試探性的地方政策還會不斷出臺,房價反彈的速度還會加快。
其二,樓市調控的精準度不夠。想讓樓市成交量回升,而不想讓房價回升,這種調控的藝術很難把握。尤其是,貨幣政策是影響樓市的主要工具之一,這一輪房價反彈與降準、降息關係極大。儘管降準、降息是針對宏觀經濟和民生,而非樓市,但由於政策精準度不夠,房地産市場反而成為最大受益者。
其三,經濟難以轉型升級。雖然經濟轉型升級成為近兩年的主旋律,但看看地方政府對房地産市場的繼續依賴,看看監管者對地方微調樓市的態度,就能發現現階段無論是地方財政還是穩增長,還需要依靠房地産來拉動,中國經濟還沒有培育出新的龍頭行業、支柱産業,地方政府也缺少更理想的財政收入來源。
另外,短期政策遭遇變相抵制,長效武器遲遲不出鞘,也是造成房價反彈的一個原因。目前,樓市基本上處於一個政策空白期,即沒有新政策出臺,而是執行舊政策,那麼,樓市對舊政策就會産生“抗藥性”。而房産稅等長效政策則“雷聲大雨點小”,推進緩慢,目前還是兩個試點城市,且威力不足。
中國樓市準確地説屬於“政策市”,只要監管者願意把房價反彈的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房價回歸合理價位還是值得期待的。真正可怕的是,房地産市場承擔的東西遠遠超過了房地産本身,當地方財政、GDP、官員政績等方面與房地産糾纏在一起時,房地産調控就變得不簡單了。(馮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