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能還孩子一個幸福童年嗎

時間:2012-05-30 11:03   來源:錢江晚報

  近日,教育部發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指南》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準提出了合理期望。其中針對5~6歲學齡前兒童指出,“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教育部表示,實施《指南》原則之一就是要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嚴禁“拔苗助長”式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首先要變的是家長觀念

  我的右手:我曾經聽到過兩名家長關於幼兒園“好”與“壞”的評價,一名家長説起自己孩子的幼兒園一臉氣憤:“這家幼兒園真差勁,老師沒水準,只會跟孩子玩玩遊戲,唱唱歌,睡睡覺,從來不教孩子識字做算術,下學期一定轉園。”另一名家長則一臉自豪:“我家孩子現在已經識字幾百個了,還會寫很多,一百以內的加減法沒問題,老師很認真,還有回家作業呢!”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上幼兒園就是上學,上學就要學知識學本領,玩玩跳跳就是不務正業,能識多少字會做多少題才是“真金白銀”,才不至於在進入小學後掉隊。所以,有的幼兒園搞超前教學很大程度是有家長在助推,是在向家長展示“教育成果”,換種潮一點的説法,幼兒園這麼做也是在適應市場需求。

  煙雨一蓑:《指南》可以給家長一個放心的導向。大家都知道應該遵循孩子的認知規律,可就是不放心,硬是要給孩子灌輸知識。孩子在幼兒時期根本就不懂知識的術語,何為“加”何為“減”?比如:有5個蘋果,你吃掉一個,還剩幾個?孩子可能會很快説出還剩4個。可是你要問5減1 是多少?孩子就茫然了。那麼就只能靠強制記憶了。其結果就是早早的讓孩子産生厭學情緒。遵循規律,順應自然最好。

  孩子最缺的是童年

  孫維國:今天的孩子,物質豐盈,但沉重的書包、寫不完的作業、考不完的試、上不完的培訓班,將孩子們的時間一點點“打包”,童年,被裝進這個越來越功利的“包裏”,童年的開心和快樂,隨之越來越少。快樂地玩耍是兒童天性,這種快樂一旦失去便無可恢復。

  可現實是,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連幼兒園也越來越“小學化”,極度功利的教育,是以犧牲孩子童年快樂為代價。一個人沒有快樂的童年,他的記憶肯定是不完整的,甚至在內心會留下陰影。這不僅是孩子的不幸,更是教育的悲哀。我們的孩子最缺不是教育,而是童年。基於現實,《指南》既是教育常識的回歸,又何嘗不是人性的回歸?儘管目前而言《指南》實際作用有限,但在幼兒教育理念上畢竟是一種進步。教育改革難以一蹴而就,為孩子鬆綁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還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不妨就從《指南》開始。

  《指南》需要全面學習

  淩心園主:隨著《指南》徵求意見稿的出臺,輿論紛紛把目光對準了其中關於孩子學習要求的指導意見,但我認為,輿論的這種片面聚焦恰恰強化了社會上對於早教的狹隘理解和認識。事實上,只要你耐心看完《指南》全文,就會發現,其中對於幼兒身心的發展給出了相當全面的建議,包括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又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而輿論所聚焦的“學會10以內加減”,其實只是科學領域中關於數學認知要求的其中一項。

  整份《指南》,值得所有的幼兒家長和幼教工作者仔細、全面地學習,切勿僅把目光盯在科學認知這一塊。比如,“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中對幼兒進行安全保護和安全教育的建議,如果家長都能做到,我想前不久天臺五名兒童水庫溺水的慘劇就不會發生。另一方面,我認為這份《指南》中的一些內容,也值得所有成年人反思。比如《指南》中要求6歲兒童,能夠“主動承擔任務,遇到困難能夠堅持而不輕易求助”,並且“與別人的看法不同時,敢於堅持自己的意見並説出理由”,看到這兩條,那些在工作中畏難避險、對領導唯唯諾諾的成年人們,難道不臉紅嗎?(潛海龍 整理)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