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志願者

境外媒體:志願者讓世界感受“中國微笑”

2008-08-20 16:54     來源:新華網     編輯:楊笑
    新華網消息:西班牙《國家報》8月18日發表文章,題目是“中國的奧運志願者”。

   “為了給奧運會做點貢獻” 

    文章説,21歲的楊新燕(音)走近一位遊客,面帶微笑,熱情地問道:“請問您需要什麼幫助嗎?”這名遊客看到前方有20多名和楊新燕一樣身著藍白相間制服、交談甚歡的年輕人,回答説:“請問有各奧運場館地區的地圖嗎?”楊新燕隨即將一份手冊遞給了這名遊客。 

    志願者服務點周圍已經聚滿了好奇者和觀眾。四週洋溢著節日氣氛,很多人都和親朋好友一起在奧林匹克公園漫步。不遠處,國家體育場“鳥巢”錯綜複雜的輪廓鑲嵌在藍天綠地之中,分外顯眼。 

    楊新燕是天津大學的學生,是成千上萬名大學生奧運志願者中的一員。他們是志願者隊伍中的一支生力軍,隨時準備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服務,用他們的熱情彌補並不太熟練的英語。楊新燕每天的工作從早上7點開始,到晚上8點才結束。 

    當被問到為什麼願意成為一名奧運志願者時,她的回答非常簡單:“為了幫助他人。”寥寥數語後,她又開始忙碌起來。 

    除了一些在場館提供服務、維持出入口秩序和引導觀眾的志願者外,更多的志願者奔波在整座城市中,他們分發宣傳手冊、為遊客指路。鼓樓附近的一個志願者服務點的大學生志願者孫達立(音)告訴記者:“很多外地或國外的遊客都會來向我們求助。”孫達立表示,他當志願者是為了給奧運會做點貢獻。 

    從很早以前起,志願者就是奧運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過北京奧運會的志願者規模又創下了一個新高。雪梨奧運會共有4.7萬名志願者,雅典奧運會有6萬名。根據北京奧組委的統計,本屆奧運會總共出動了170萬名志願者,其中約10萬名賽會志願者、40萬名城市誌願者、100萬名社會志願者和20萬名拉拉隊志願者。 

    “希望世界更多了解中國” 

   日本《讀賣新聞》8月18日發表文章,題目是“奧運會在中國掀起志願者熱潮”,文章摘要如下。 

   北京奧運會在中國掀起了一場志願者熱潮。中國媒體稱2008年是中國的“志願者元年”。包括沒有在北京奧組委登記的“社會志願者”在內,奧運會期間動員的志願者人數有100多萬,他們在維護奧運會的治安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17日,奧運會乒乓球團體賽在北京大學舉行。在資訊服務站負責為觀眾指路的北大學生杜德川(21歲)説:“奧運會對中國來説是一件大事,希望發揮自己的作用。” 

    在主體育場“鳥巢”附近,一名擔任日語翻譯的女研究生郭威(23歲)説:“希望世界更多了解中國。” 

    在5月份發生的四川大地震中,曾有很多同齡人趕赴災區,從事救援和安慰遇難家屬等工作,這令郭威很感動,她笑著説:“我感到人和人最重要的是相互幫助,我也希望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天安門廣場附近的人行道上,每隔幾十米就可以看到頭戴紅帽、身穿職業衫的志願者。他們胸前佩戴著“首都治安志願者”的標誌,在炎炎烈日中,每天從早晨9時一直堅持到晚上7時,不斷為遊客指路。 

    被烈日曬得黝黑、現年67歲的陳淑琴(音),一邊擦著臉上的汗水一邊説:“奧運會的成功是中國人民一直夢寐以求的。我也希望發揮自己的作用,這使我感到充實。” 

    中國政府之所以公開支援這些活動,目的是促進民眾的團結,向國內外宣傳“民主國家”的形象。在奧運會之前參加抗震救災的志願者被當成英雄,也對此次奧運會的志願者活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每一個公民都是‘外交家’” 

    香港《亞洲週刊》8月24日(提前出版)一期發表文章,題目是“‘鳥巢一代’成中國民間外交官”,文章摘要如下。 

    奧運期間數萬“80後”出生的志願者與外國人面對面,展示“公眾外交”。 

    北京奧運外交舞臺上活躍著一大批“鳥巢一代”的“80後外交官”。國家體育場“鳥巢”是北京奧運會的標誌。“鳥巢一代”是指參加奧運志願活動的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掌握嫺熟的外語,擅長與外國人對話,愛國心強,責任感重,具有奉獻精神,心理素質好,有出色的團隊合作精神。在奧運會170萬志願者中,有一群上世紀80年代後出生的“國際化”的年輕人,更被稱為奧運志願者中的“外交官”。 

    奧運期間,數萬名中國年輕人同時與外國人面對面,朝夕陪伴在政治名人、體育明星身邊,這是史無前例的。 

    志願者、北京理工大學學生陳徵説:“我們終於在世界舞臺上亮相了。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巨變,也為中國矗立在世界中心提供了契機。”奧運會志願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我服務,我快樂”成為這群富有激情、心懷夢想的年輕人共同的心聲。 

    “公眾外交”的舞臺不僅僅是奧運會。隨著全球化浪潮,人員流動越來越頻繁,公民的“外交家”意識,既是對外開放的要求,也是提高自身素質、在全球舞臺上展現國民素質形象的要求。每一個公民都是“外交家”。 (編輯:劉瑞常)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