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牌紅牌輪換發球法 乒乓女團準決賽創3項紀錄
新加坡女隊主教練劉國棟高喊著“強大的中國女隊之下,新加坡女隊最強”,慶祝他們的準決賽勝利。其實,除了結束新加坡48年奧運獎牌荒之外,他們15日對韓國女隊的這場比賽還創造了另外兩項紀錄。
這兩項紀錄是,北京奧運會乒乓球賽場上第一次亮出黃、紅牌,以及專為奧運會興建的北京大學體育館裏首次實行輪換發球法。
代表韓國出戰的前中國國手唐娜在首盤0:3負於新加坡的馮天薇之後回到場邊,但在隊友金景娥與李佳薇的對陣中,她加油助威的表現過於興奮,被場上執法的烏干達裁判穆格萬亞出示了一張黃牌。不多時後,這名裁判又揮手示意她離開,以免繼續干擾比賽。這場比賽進行到馮天薇對陣樸美英的最後一盤時再次發生了類似事件,被驅逐出場的先後是韓國的金景娥和新加坡的王越古。
賽後,劉國棟為自己的隊員辯護説:“王越古被出示紅牌可能有點冤枉,我感覺可能當時是我説話的聲音太大了。”
這只是15日這場生死戰過程中一度引起場下非議的兩個事件之一,除了驚訝于一場比賽中紅牌罰下的隊員達3名之多,讓現場觀眾很摸不著頭腦的還有,在決定勝負的第5盤比賽中,場上的裁判忽然多了一名。其實,這名比賽中間忽然出現、並從頭站到尾的裁判正是為執行輪換發球法而來。
北京奧運會乒乓球賽裁判長張樺解釋説,在現行的11分制下,當一局比賽的對陣時間超過10分鐘時(雙方得分均為至少9分的情況除外),將執行輪換發球法,即對陣雙方輪發1分球,當接發球方還擊達13板時便被判得分。該規則一旦實行,這場比賽的剩餘局次將全部執行輪換發球法。
一場乒乓球比賽中一般有兩名當值裁判,一位坐在高椅上,電視轉播中經常會有特寫鏡頭給向他/她示意得分或發球無效的手臂;另一位坐在球臺的另外一面,他/她的其中一項工作是負責翻面前的比分牌。而當比賽要求實行輪換發球法時,第三名裁判將站進比賽場地,專門負責計算擊球板數。(記者張寒、吳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