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德內爾:中國對將包攬北京奧運會乒乓球金牌
瑞典運動員瓦爾德內爾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世界乒壇名將,他曾奪得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的乒乓球男子單打金牌。很快就要滿43周歲的他,目前依然活躍在德國乒乓球聯賽中,被譽為世界乒壇“常青樹”。8月9日,瓦爾德內爾參加了在北京大學體育館舉行的“奧林匹克和乒乓球”墻雕揭幕儀式。儀式結束後,他接受了本台記者任灝瑜的專訪,就北京奧運會乒乓球比賽和世界乒乓球發展中的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瓦爾德內爾以前曾參加過5屆奧運會的乒乓球比賽,對乒乓球運動有著深刻的理解。北京奧運會期間,他將作為嘉賓參加乒乓球單打比賽的抽籤儀式。談到北京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瓦爾德內爾預測,如果不出意外,中國隊將包攬全部4枚金牌。即使是歷來競爭最為激烈的男子單打項目,瓦爾德內爾也認為金牌也逃不出王皓、王勵勤、馬琳這三名中國球員的手心。他説:“這次是中國乒乓球選手大包大攬的好機會,歐洲沒有什麼像樣的新人涌現出來,也許只有波爾,現在又多出個奧恰諾夫還行,但奧恰諾夫實際上對中國球員威脅不大。”
近年來,中國乒乓球隊保持了相對於其他國家乒乓球隊較大的優勢,2004年至2008年的四年間,中國乒乓球隊連續包攬了第48屆世乒賽和第49屆世乒賽所有項目的金牌。瓦爾德內爾坦言,這種情況對世界乒乓球運動來説未必是一件好事。但他表示,中國隊強大並不是中國隊的過錯,問題在於其他各隊要迎頭趕上。他説:“確實,所有的項目都是這樣的,如果總是由一支球隊贏得比賽,那對這個項目可不是什麼好事。可問題是,中國隊就是如此出色,你得想辦法打敗中國隊。”
瓦爾德內爾認為,世界各隊之所以與中國隊差距明顯,主要原因還在於乒乓球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普及程度無法與中國相比,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瓦爾德內爾坦言,這是一道難題,他本人也沒有找到解開這道難題的辦法。
瓦爾德內爾以瑞典隊與中國隊間實力對比的變化為例,來解釋他的茫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瑞典乒乓球男隊曾是能與中國乒乓球男隊分庭抗禮的世界勁旅。瑞典隊還在1989年、1991年和1993年連續三屆蟬聯世界錦標賽男團冠軍,瓦爾德內爾就是當時的主力選手。但進入21世紀之後,瑞典男隊卻一蹶不振。瓦爾德內爾説:“瑞典的乒乓球一直在走下坡路,瑞典全國現在只有六、七千人經常參與乒乓球運動,這根本無法與中國龐大的乒乓球人口相比。另外,瑞典的年輕人如今被許多新的運動項目吸引,乒乓球在瑞典已經很難普及了。”
儘管瑞典男乒曾風光一時,但薄弱的社會基礎使他們在與中國隊的對峙中敗下陣來。
他説:“你確實沒法可想,乒乓球在中國是國球,我們只有六、七千人在參與乒乓球運動,在中國這個數字可能超過一百萬,所以你無法與中國隊長期進行抗衡,也許我們只有等待15到20年。”
談到乒乓球運動在中國的發展,瓦爾德內爾表達了他由衷的,甚至略帶羨慕的欽佩之意,他説,中國乒乓球隊的強大,是因為中國有著出色的、金子塔式的青少年培訓體系,有著各級出色的基層教練,中國人為豐富乒乓球運動的內容、推動乒乓球運動向前發展做出了貢獻。他説,中國之於乒乓球,如同巴西之於足球。
他説:“中國有眾多的優秀球員、優秀教練,以及很多可以為孩子們提供的乒乓球訓練場地。即使是十一、二歲的孩子,他們也會有機會接受優秀教練的指導,並有機會成長為優秀的運動員。所以中國始終處在乒乓球運動的頂端,如同巴西隊總是踢最棒的足球,中國總走是在打最棒的乒乓球。”(記者任灝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