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人文奧運

奧林匹克青年營:期待再相聚

2008-08-17 20:54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楊笑
 

    羅萊娜

    羅馬塔

    辛德思

    沙毅帆

    沙朵霞

    奧林匹克青年營(Olympic Youth Camp)是奧運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奧林匹克旗幟下的青年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青年營與競技運動比賽、奧林匹克儀式、奧林匹克藝術節共同構成奧運會四大主體系活動。

    舉辦青年營對於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承和發揚具有重大意義,其宗旨是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展示主辦國和主辦城市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促進各國青年交流和友誼,為全世界各地的青年人創造一次獨特的奧運經歷。

    青年營始於1912年的斯德哥爾摩奧運會,當時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邀請了1500名童子軍在奧林匹克體育場附近搭建帳篷,舉行聯歡活動,開創了青年營的先河。近100年來,幾乎每屆奧運會都組織青年營活動。自2004年起,《奧林匹克憲章》明確規定:“經國際奧會執行委員會授權,奧運會組委會可以自己負責在奧運會期間舉辦國際青年營”。

  羅萊娜(Carolina Castelli):

    開幕式像一場夢幻

    眼前這位身穿粉紅色運動短褲的女孩是一位來自烏拉圭的高二學生。説到8月8日的開幕式,她依然興奮不已,“太美了,那展開的畫卷簡直像夢幻一般”。

    在她的祖國烏拉圭,羅萊娜也是一名志願者。一年多來,她一直在幫助孤兒,每週義務工作一兩次。“和他們一樣”,羅萊娜指著不遠處身穿藍色服裝的營地誌願者,“他們非常敬業”。羅萊娜對中國志願者的工作由衷地讚賞。

    這些天來,羅萊娜參加了很多營地組織的活動,“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太有魅力了。”在這些天以“感受中國”為主題的文化活動中,她擁有了刻有自己中文名字的中國印章,還在梅蘭芳大劇院體驗了一把京劇臉譜,而親自觸摸她夢寐以求中的長城,更讓她激動不已,“長城,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跡”!

    羅馬塔(Maata Rokete):

    成龍是我最愛的偶像

    來自吉里巴斯的羅馬塔身材高大、動作矯健,“活像黑旋風李逵”,旁邊一位中國營員笑著打趣。這不,剛抖完空竹,他就興衝衝地奔向拔河賽場。不過,本隊的幾次失敗讓他有點沮喪,“這不公平,他們那邊人多一些”,羅馬塔“抱怨”。“咱們單挑吧”,他向一位來自歐洲的小夥子發出挑戰。於是,兩個人各執一端較起勁來……

    “成龍是我最愛的偶像!”當記者誇獎他的身手時,氣喘吁吁的羅馬塔不無得意地説:“我愛中國功夫。”

    “北京和想像中的不一樣:時尚、現代、乾淨。”羅馬塔説,來之前,有人告訴他北京污染嚴重,但實際並非如此。“對這樣一個神奇的城市,我能做的就是細心觀察和感受。前幾天我們去故宮,姑娘們都在尖聲驚叫,‘好宏偉呀’。我呢,嘿嘿!我在目不轉睛地感受各種細節。”羅馬塔調皮地眨了一下眼。

    辛德思(Pip Hindmarsh):

    雪梨很遠,北京很近

    雪梨奧運會時,這位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女孩在家裏通過電視直播觀看。“昆士蘭離雪梨太遠了,我沒去現場觀賽。”辛德思壓根兒沒想到,2008年她居然會到離雪梨更遠的北京現場看奧運會,“這太神奇了”。

    “北京是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城市。”對第一次來北京、喜歡甜食的辛德思説,“北京很大,既有現代化的建築,又保持了傳統風格,很了不起”。這幾天,辛德思學習了剪紙,尤其喜歡折扇和鼻煙壺,“很精巧的小玩意兒”,對自己的收藏,辛德思愛不釋手。

    18歲的辛德思明年就要上大學了。作為一名場地自行車運動員,“我希望以後能成為我們國家隊的一員,參加奧運比賽”。這位在8月11日的青年營拔河比賽中大顯身手的運動女孩懷揣著美好的夢想。

  沙毅帆(Ivan Saric):

    每個人都對我微笑

    8月17日,來自克羅埃西亞的高中生沙毅帆將在青年營度過他的18歲生日。“我要一根最長的長壽面”。在得知中國人會在生日那天吃長壽面時,他大笑。

    在青年營組織的“迷你運動會”的“足球繞樁”項目上,這位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帥氣男孩十分認真:足球不小心撞到樁上,滾到了前面,其實他可以繼續往前走,但他一絲不茍地又把足球撥了回來,重新開始。旁邊不少觀眾都露出讚賞的笑容。“每個人都在對我微笑!”説到來北京後最大的感受,這個大男孩體會特別,“這是一個好客的城市,作為回應,我也對每個人微笑”。

    “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甚至是第一次來亞洲。”沙毅帆對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都覺得很新鮮,“雖然很多生活習慣都不一樣,但食物好、氣候也好,我很喜歡這個城市”。

  沙朵霞(Natalie Moore):

    四年後,倫敦見!

    在歡呼最後一站火炬傳遞的人群中,頭戴花冠的沙朵霞十分搶眼,像是來自奧林匹亞山的古希臘少女。交談之後,才知道這位來自英國倫敦的18歲女孩,是2012年倫敦奧組委的工作人員。

    “這是我第一次來北京。7號那天我去參觀了故宮,那真是一個充滿東方魅力的地方。”沙朵霞眼中閃爍著喜悅。而這兩天,她正為學習中國刺繡而大傷腦筋,“這是一項細緻而複雜的工作。”

    談起北京奧運會,沙朵霞充滿欣喜。因為作為北京奧林匹克青年營營員,每個人平均有3次到現場觀看比賽的機會。

    “沒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我希望能把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的經驗借鑒過來,把美好的夢想一直傳遞下去。”沙朵霞最後還和記者約定:“四年後,咱們倫敦見!”

  數字青年營

    479名營員,其中,國外營員407名

    營員年齡為16至18歲

    383名志願者參與服務

    12天營期(8月6日—8月17日)

    70余項營內外活動

    本版稿件由本報記者白龍、陸婭楠采寫,本版照片由本報記者李維娜攝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