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聚焦

中國對外媒開放的大門不會在奧運會後關閉

2008-08-01 08:37     來源:新華網     編輯:鐘寶華

“中國對外媒開放的大門不會在奧運會後關閉”——訪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資料圖片)

 

  新華網北京7月31日電(記者顧錢江 桂濤)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表示,中國對境外媒體的開放不是“一陣風”的短期政策,而是長期趨勢。他説:“中國對外媒開放的大門不會在奧運會後關閉。”

  柳斌傑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中國把抗震救災報道和奧運會報道視為對本國新聞運作體制改革的“重要檢驗”,會進一步總結其中的經驗,深化改革,探索在奧運會後形成更加制度化的開放、透明的新聞傳播體系。

  7月25日,北京奧運會媒體村開村,開始迎接參加奧運會報道的媒體工作人員。 新華社記者徐家軍攝

  中國政府履行申奧承諾,于2007年元旦頒布新規,明確境外記者只需經被採訪單位和個人同意就可以進行採訪,此舉受到海外媒體的歡迎。不過,有人現在擔心中國將在奧運會結束後取消上述媒體開放政策。

  針對這種擔心,柳斌傑明確表示,《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採訪規定》將於10月份自行廢止,“但這並不意味著取消對外媒開放的政策,中國的新聞運作體制只會越來越開放、透明和公開,我們有這個自信和能力”。

  柳斌傑強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在探索提高新聞媒體的開放、透明和公開,這符合中國的利益。中國對境外媒體的開放,不僅是要履行奧運會承諾,從長遠看,也是要探索以更加開放的胸懷,面對世界和公眾。他指出,各種媒體在更加及時、更加透明、更加公開地報道中國發生的新聞,從抗震救災到舉辦奧運會都是這麼做的,這個方向不會改變。

  柳斌傑説,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的社會更加開放,網際網路傳播已在世界領先,思想文化領域更加活躍,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提高透明度,成為新聞工作的主要方針之一。人們可以發現,中國媒體對於突發事件報道的時效大大提高,使造謠失去了“機會”。

  柳斌傑説,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中國的新聞報道開放、透明、公開,及時準確傳遞了災區的各種情況,不僅激發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抗震精神,而且架起了與世界溝通的橋梁,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更加真實更加開放的、令人親近的中國。

  奧運會期間,將有境內外數萬名記者採訪報道奧運新聞及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有外界評論人士説,外國記者關於中國的負面報道,會令中國緊張。

  7月25日,兩名抵達北京奧運會媒體村的媒體工作人員前往住處。當日,北京奧運會媒體村開村,開始迎接參加奧運會報道的媒體工作人員。新華社記者 徐家軍 攝

  “這是過時的思維。我們不怕記者‘挑刺’,我們不怕公正的批評,一點也不緊張。”柳斌傑説,“我們有這個自信,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中國有這個承受能力”。

  他同時希望外國記者能夠實事求是,依法行事,遵循真實客觀的原則報道中國,“對於善意的、建設性的批評意見,我們歷來歡迎。”

  不久前,有西方人權組織為前往中國的記者出版了一個手冊,聲稱在中國採訪“很危險”。

 對此,柳斌傑批評説,這反映出一些人並不了解中國,仍以僵化的思想對待中國,不顧事實,僅憑種種猜想或道聽途説,就企圖抹黑中國的形象。“中國為推進新聞透明、公開所作的努力,中國的民主進步成果,他們卻視而不見。”

 柳斌傑説,耳聽是虛,眼見為實。“我相信外國記者朋友來到中國後,會發現中國是認真履行承諾的,他們會看見一個文明開放、生氣勃勃的中國,他們會在自由、開放的採訪環境下工作。”

7月29日,一名外國媒體工作者在北京奧運會主新聞中心報刊亭內瀏覽。 新華社記者鄒崢攝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