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奧運時評

後奧運經濟的明朗流向:中國經濟將繼續走穩

2008-08-26 10:01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編輯:陳寧

  從“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到首都機場擴建工程、北京南站等奧運交通市政配套設施,北京奧運會投入鉅資興建了大批基礎設施。7年多來,在奧運經濟帶動下北京在人文環境、生態環境、生活環境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千百萬居民直接受益。

  而奧運會之後,主辦城市是否會出現“白象效應”和“蒙特利爾現象”是各界關注的熱點。前者指奧運場館閒置造成的經濟浪費,如希臘雅典奧運會後場館閒置;後者指奧運場館建設的巨大投資造成加拿大政府不得不以增加奧運特別稅形式填補虧空。

     當世界上最大的盛會和最大的新興市場被聯繫在一起的時候,中國經濟在後奧運時代將呈現怎樣的走勢,備受關注。在《瞭望》新聞週刊的採訪中,多位受訪專家都認為,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後奧運衰退”不會出現。

     奧運影響不宜高估

     從以往奧運會主辦國的經驗來看,“奧運經濟”一般經歷三個階段。申辦成功到開幕前為第一階段,地産、建材、科技通信、環保等行業的投資大幅增加;奧運舉辦當年為第二階段,旅遊、交通等行業快速發展;奧運後為第三階段,受投資和消費不足的影響,經濟增速可能會較奧運前有所減退,即通常所説的“後奧運效應”。

     研究表明,在過去12屆奧運會中,包括韓國和西班牙在內9個國家的經濟在奧運會後受困于“低谷效應”。正因如此,一些分析人士擔心,隨著奧運作情的結束,投資回落,中國經濟曲線會遭遇從高速發展到逐漸衰退的拐點。

     談及此,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告訴《瞭望》新聞週刊,奧運經濟對主辦城市北京有較大影響,但對中國這樣一個經濟總量相當龐大的實體來説,影響相當有限。

     “從全國範圍看,北京所佔經濟總量的比重並不大,為3.6%~3.7%,僅高於1996年奧運會舉辦城市亞特蘭大的1.9%;其固定資産投資佔比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天津、上海等協辦城市情況也大體相似。”

     國際知名投資銀行摩根大通日前發佈的研究報告支援了莊健的觀點。分析報告認為,雖然奧運會對較小的國家會産生較大影響,但“對中國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大國而言,奧運會的影響並不重大”。

     “現在的中國與1996年的美國差不多。中國與美國都擁有龐大的經濟體系,正處於高速的工業化進程中,經濟增長不會因為奧運而放緩”,報告這樣表述。

     另據官方數據,北京市用於奧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約2800億元,7年年均400億元。而同時期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是42.5萬億元,平均每年的投資額是7.08萬億元,即北京年均用於奧運會的投資不到全國每年固定資産投資的1%。

     可以説,“前奧運時代”對中國經濟建設、城市發展的積極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目前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第三大貿易體、第二大外資流入國。如此龐大的體量和結構,使北京奧運會給中國經濟帶來的起落影響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大,也不會産生“後奧運時代”的“低谷效應”。

     不僅如此,當前中國發展正處在工業化的中後期、城市化的加速期、市場化的完善期、資訊化的推廣期和國際化的提高期,這五股力量疊加在一起,將為中國發展注入強大的推動力。同時,廣闊的市場空間、充裕的資本供給、低廉充裕而訓練有素的産業工人和技術人才,再加上由於中國改革開放釋放出的“體制能量”,這都將使中國在奧運會後仍將保持健康增長態勢。

     風險正在逐步消化

     對於後奧運經濟,市場上還有另一種擔心:很多投資者對“奧運作情”期望較高,希望在利好政策和活躍的市場中尋找商機;然而,一旦這種預期被現實打破,就會造成投資者信心喪失,進而出現股市的劇烈震蕩和房地産投資的下滑。

     “這種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只是這個預期在奧運會期間甚至是之前就開始逐漸釋放,中國股市最近一段時間的走勢一定程度上説明瞭問題”,美國花旗銀行亞太區經濟與市場研究部副總監彭程對本刊記者這樣説。

     對於股市的調整,摩根大通中國市場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晶此前在香港接受採訪時評價説,內地經濟保持增長且企業盈利表現尚佳,令股市基本面依然向好。A股市場已累積一定跌幅,平均市盈率回落至18~19倍的相對合理水準,再加上下半年股市表現一般較上半年理想,相信投資者信心會于未來數月內出現好轉。

     而針對有人對樓市、能源市場的擔心,有關專家認為,上半年中國在應對嚴重的自然災害、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嚴峻形勢的過程中,逐漸對能源價格和相關政策作出了調整,風險已經部分消化,所以對奧運後經濟是否會大幅震蕩的擔心是不必要的。

     “所以,不用刻意把中國經濟走勢和奧運聯繫在一起,奧運對經濟的促進和負面影響都不宜高估”,彭程告訴本刊記者。

     美國花旗銀行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認為,雖然由於政府在奧運期間對旅遊、工業生産和其他一些經濟行為的限制,第三季度中國的經濟增長也許會受到限制;但預計,隨著近期政府一些調控措施的奏效和先前影響的淡化,中國經濟會在第四季度有所反彈。

     “一保一控”護航後奧運經濟

     “目前中國正處於城鎮化、工業化加快發展時期,給經濟增長提供了持久動力。未來一個時期內,這種動力仍會繼續,不會因為奧運而改變”,莊健分析説,同時政府科學有效的宏觀調控政策也將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的發展勢頭。

     接受本刊採訪的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高路易對莊健的觀點表示贊同,他認為“儘管上半年動蕩的國際資本市場和突發因素給中國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政府的緊縮政策也使經濟增長在上半年相應放緩,但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發展仍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

     高路易分析説,目前中國物價上漲的壓力仍然存在,要想抑制原材料漲價的溢出效應和通脹預期,就需要繼續採取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而中國政府的緊縮政策是成功和有效的。

     今年以來,CPI上行壓力明顯,而政府一系列宏觀調控使這種情況有所緩和。針對當前經濟形勢,國家又明確提出下半年要“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宏觀調控目標。

     接受採訪的多位專家都認為,與“兩防”相比,“一保一控”一方面肯定了中國在平抑經濟過快增長、控制通貨膨脹方面取得的成績;另外一方面也顯示出政府正力圖在保持經濟穩定發展與防止通脹之間尋求平衡。

     而在鞏固宏觀調控成果的同時,亦需努力解決制約經濟長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比如,中國定價機制尚需繼續完善。目前,在CPI逐漸走穩時,政府也擇機啟動積極的、可持續的調整。其中包括自6月20日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7月1日起全國銷售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5分錢;從8月20日起全國火力發電企業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分錢等措施。

     “我相信中國經濟會保持持續較快的發展,但也不排除中國政府在經濟增速過緩時採取相應的激勵政策的可能性。出於綜合考慮,預計中國今年的GDP增長應保持在9%~10%之間”,高路易這樣判斷。

     中國經濟將繼續走穩

     “剔除工業品價格上漲的因素,儘管實際投資在上半年由於政策原因有所‘冷卻’,但這並不影響它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地位,投資仍是中國未來經濟的一個亮點。由於目前通貨膨脹放緩已成為定局,政府仍有比較大的刺激投資的餘地”,談及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彭程這樣説。

     他分析説,“穩定”是國家最基本的目標和經濟發展的保證。而提高就業率、促進消費、增加國民收入是保證穩定的基本要素,這些都離不開適當增長的投資。

     受價格因素影響,上半年中國投資的實際增速略有下降。今年以來,雨雪冰凍天氣和地震災害給受災地區的基礎設施造成極大破壞,今後一個時期內,災後重建仍是重點。因此,在彭程看來,中國投資保持高速增長的可能性仍存。

     對於這一點,莊健亦認為,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國內市場對投資的慾望非常迫切,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渴望得到充足的投資加速經濟發展,以縮小同東部地區的差距。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投資依然會保持高速增長。

     相對於預期頗高的投資,受訪專家大都認為外貿出口由於更多地受到國際環境影響而較為複雜,但總體上會比前幾個月有偏好的預期。

     從前7個月來看,中國出口同比增長22.6%,增速仍比較樂觀,但受成本激增、外部需求減弱、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這一增速比去年同期減緩了6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從2007年至今,中國出口企業利潤率普遍開始下滑,有五成出口企業利潤增長率甚至處於6%以下,不少中小型外貿企業面臨停産倒閉的困境。莊健認為,未來匯率政策的方向將對這些企業産生重大影響。

     “中國經濟已不存在過熱的問題,目前的任務是怎樣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為此,國家近期已經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措施,扶持中小企業和部分出口行業”,在莊健看來,近期國家提高部分紡織品、服裝等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商業銀行被獲准新增信貸額度;各地也出臺了金融“輸血”、收費“減負”等系列措施,都將有望增強投資者和出口企業的信心,將對下半年乃至明年中國經濟保持快速平穩增長産生積極的影響。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