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聖火傳遞

聖火首次點亮萬里長城東起點“老龍頭”

2008-07-31 09:43     來源:新華網     編輯:鐘寶華

  新華網秦皇島7月30日電(記者李俊義 張濤)30日,奧運聖火內地傳遞秦皇島站的起點是“老龍頭”,這是聖火首次點亮長城的東起點。萬里長城好像一條巨龍,在此將龍頭伸入海中,將海水攪動得波浪起伏,故得名“老龍頭”。

  老龍頭位於山海關城南5公里的渤海之濱,明朝初年,大將徐達修建山海關時,就選中了在老龍頭這地方修築入海長城。明萬曆七年(1579年)薊鎮總兵、抗倭名將戚繼光終於修起了一道入海23米的石城。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作為清代海防前哨,老龍頭毀於戰火。自1985年開始,響應“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號召,歷時八年,老龍頭再現昔日雄姿。

  從明初洪武年間到明末的200多年中,老龍頭不斷修建,逐步完善。直至清代,長城內外成為一統,老龍頭從此失去了軍事防禦作用,成為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觀海覽勝的絕佳去處。康熙、乾隆等五個皇帝都多次到過老龍頭,留下了大量的詩文墨寶。

  老龍頭佔地面積700畝,由寧海城、入海石城、澄海樓、南海關口、龍武營、海神廟7部分組成。寧海城是老龍頭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明代軍營。澄海樓高踞老龍頭之上,為明代所建,清康熙、乾隆年間重修。樓上有明朝大學士孫承宗所書“雄襟萬里”和清乾隆皇帝所書“澄海樓”匾額。樓壁鑲嵌有數塊歷史名人手書的臥碑。自澄海樓南下3層城臺有一獨聳的石碑,鐫刻著“天開海岳”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老龍頭是萬里長城中惟一兼有關、山、海、色等諸多景觀的絕佳之處。登上老龍頭,從澄海樓俯身下望,“入海石城”吞吐海浪,激起飛濤如雪;極目遠眺,海天一色,使人心襟大開。更為奇特的是,有時海面上風號雷吼,濁浪排空,岸上風聲陣陣,木搖草伏,而登上澄海樓觀海的人卻靜寂不覺,這便是名聞古今的“海亭風靜”勝景。

  “長城萬里跨龍頭,縱目憑高更上樓。”老龍頭作為作為明長城的起點,此次又是秦皇島奧運火炬傳遞起點站,古老的中華文明和現代的奧運精神相結合,迸發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