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手“愛心媽媽”張穎:愛與聖火同行
新華網哈爾濱7月11日奧運專電(記者徐宜軍、鄒大鵬)“雖然經歷太多艱辛,但我把對孩子的愛傳遞給了更多人,”被艾滋病兒童親切地稱為“愛心媽媽”的安徽阜陽市艾滋病貧困兒童救助協會創立者、火炬手張穎這樣形容自己的事業,“愛與聖火同行,這如同奧運火炬傳遞一樣,需要棒棒相傳、代代相傳!”
今年39歲的張穎曾經在阜陽市做品牌服裝代理和餐飲業,但2003年底的一次特殊經歷,徹底改變了張穎的人生軌跡。
那年11月初的一天,張穎受阜陽市有關方面安排,陪同美國社會學家肯 約翰遜了解艾滋病孤兒的生活狀況。當她走近這些艾滋病孤兒,看見一些孩子屋裏空蕩蕩,冷風穿堂,孩子們的臉和手都被凍壞,初為人母的張穎震驚了。“我能不幫他們嗎?”12月23日,張穎發起成立了我國第一個民間抗艾救助組織——安徽阜陽市艾滋病貧困兒童救助協會,決心用自己的愛溫暖艾滋病孤兒。
幾年來,張穎奔走在阜陽市各個村莊的泥土路上,拜訪受艾滋病困擾的家庭,給他們送去一些錢和生活用品,並把需要幫助的孤兒記錄下來,提供必要的治療和幫助。從2004年開始,張穎組織這些孩子參加“歡樂週末”活動,對孩子們進行心理輔導,和孩子們一起繪畫、剪紙、唱歌,讓那些性格孤僻、鬱鬱寡歡的孩子找回了快樂童年。4年多來,協會與國內外知名機構廣泛合作,救助了近500名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其中大部分是孤兒,這些孩子分佈在安徽、河南等省份,孩子們親切地叫張穎為“愛心媽媽”。
一部反映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生存狀況和協會救助工作的紀錄片《潁州的孩子》獲79屆奧斯卡最佳記錄短片獎。2007底,張穎當選由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
能成為一名火炬手,“愛心媽媽”張穎感覺十分幸運。“這是對我多年來付出的一種認可。奧運會在中國舉行,不能作為運動員直接參與,但通過我的手傳遞火炬同樣很有意義,這是一種愛的傳遞!”
張穎説:“不管你做什麼,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關鍵在於你是否有幸福感、成就感。做自己願意做、喜歡做的事,再多的困難都無法阻擋愛的腳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