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聖火傳遞

奧運火炬接力哈爾濱站傳遞開始 張丹和張昊領跑

2008-07-11 10:40     來源:奧運官方網站     編輯:鐘寶華

  7月11日8時10分,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哈爾濱站傳遞正式開始。哈爾濱站是奧運火炬接力在黑龍江省境內的第一站。雙人滑冰世界冠軍張丹和張昊成為第一棒火炬手,他們在防洪紀念塔下,共同舉起祥雲火炬,領跑奧運火炬接力在黑龍江省的傳遞活動。

  張丹和張昊是哈爾濱市冬季運動項目訓練中心花樣滑冰雙人滑運動員。2006年2月的第二十屆冬季奧運會上,在花樣滑冰雙人滑比賽中,張丹和同伴張昊發揮出色。在自由滑比賽中,他們將“拋四週跳”這一世界上任何花樣滑冰雙人滑選手無人能完成的技術動作帶入了比賽,然而,由於落冰不穩,張丹重重地摔在了冰面上,拉傷了腿部,堅強的張丹沒有放棄,2分鐘後,張丹和張昊重新返回了冰場,在《龍的傳人》激昂的樂曲聲中出色的完成了整套動作。張丹用毅力征服了世界,最終為中國代表團贏得了一枚寶貴的銀牌。這一成績的取得,實現了中國花樣滑冰運動參加冬季奧運會歷史性的突破。

  今天上午,哈爾濱市多雲天氣,有利於火炬傳遞活動開展。早上7點,已有眾多哈爾濱市市民來到火炬接力路線兩旁,為奧運火炬接力加油助威。哈爾濱站火炬手傳遞距離共14.86公里,火炬手208名。祥雲火炬從哈爾濱市防洪紀念塔廣場出發後,途經史達林公園、友誼路、松花江公路大橋、太陽島環島,最終抵達太陽島的太陽石廣場。

  防洪紀念塔位於哈爾濱市道裏江岸中央大街終點廣場,是為了紀念戰勝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選擇防洪紀念塔作為哈爾濱市傳遞的起點,一方面是因為這裡是哈爾濱人精神與勇氣的象徵,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哈爾濱人對地震災區同胞的祝福和鼓勵,在自然災害面前從不低頭的中華兒女,一定能戰勝重重困難,重建美好家園。

  在208名火炬手中,除張丹和張昊外,有赴川抗震救災的先鋒、哈爾濱市巡警支隊支隊長劉亞民,2003年抗擊“非典”時期的“非典”外出會診小組組長、現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副院長蔣力學,花樣滑冰雙人滑世界冠軍申雪、趙宏博,央視主持人敬一丹,歌手孫悅,中國體操隊總教練黃玉斌等。

  哈爾濱市為黑龍江省省會城市,地處東北亞中心位置,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特殊的歷史進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爾濱這座具有異國情調的美麗城市,不僅薈萃了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西文化,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化之都”、“音樂之都”的美譽,還有“冰城”、“天鵝項下的珍珠”以及“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美稱。(繆禮東)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