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境內首站傳遞速寫:每一次心跳都在與聖火共振
新華網寧夏中衛6月29日奧運專電(記者 羅博)29日上午,奧運火炬在寧夏中衛市完成了寧夏境內的首站傳遞。短短兩個多小時,黃河古城人民的熱情被完全點燃。
8點10分,72歲的著名作家張賢亮高舉“祥雲”火炬,健步跑下起跑儀式臺,火炬接力正式開始。現場氣氛頓時達到高潮,觀眾使勁揮舞著五星紅旗、北京奧運旗幟和奧運五環旗,高喊“奧運加油!中國加油!”等口號,許多年輕人的臉上貼著小國旗和奧運福娃圖標,不少人流下了激動和幸福的熱淚。中衛市公安局民警張讚軍説:“奧運火炬傳至中衛,開啟了奧運火炬在寧夏大地的和諧之旅,能親身感受北京奧運會帶來的喜悅和歡樂,我們感到無比自豪。”
在“祥雲”火炬所經過的地方,到處都是火紅的燈籠、飄揚的彩旗和歡呼的人群。來自海原縣第二中學的14歲回族女孩馬玲,身穿傳統的民族服裝,和同學們高舉著“聖火光耀黃河古城 激情點燃浪漫沙都”的標語。她説:“奧運聖火來到了我們身邊,我感覺自己每一次心跳都在與聖火共振!”
奧運火炬傳遞中衛站的火炬手劉珺説:“作為一位外來投資者,能在黃河之濱傳遞奧運火炬,我真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自己的幸福。”
在火炬傳遞的終點中衛市文化廣場,已經搭建好的巨型舞臺兩邊豎立著“傳遞聖火、奉獻關愛”等標語的充氣棒,由中小學生組成的文藝表演隊在熱情的吶喊、歡呼,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受到熾熱的奧運氣氛。
37歲的農民張文軍告訴記者,他早上4點半就起床趕到文化廣場,為的就是能一睹“祥雲”的風姿。“心情太激動了,奧運聖火能來到我們這個沙漠古鎮,我一輩子就碰到這一次絕不能錯過。”昔日人跡杳無的邊陲小城,伴隨著“祥雲”火炬的到來,如今成為世界目光的聚焦處,怎不令人激動和興奮,今夜110多萬黃河兒女註定無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