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火照亮“夏都”西寧 “祥雲”結束青海之旅
新華網西寧6月24日電(記者錢榮 姜辰蓉)奧運聖火24日在青海省省會西寧進行了傳遞,這也是奧運聖火在青海境內傳遞的最後一站。聖火點燃了西寧200多萬人民的奧運激情,也充分展示了西寧多元的民族文化。
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西寧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過百萬的中心城市,有著2100多年的歷史。它也是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農業區與牧業區、漢文化與藏文化的三大結合部,有漢、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4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25.55%。由於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天然的避暑勝地,因此有“夏都”之稱。
24日清晨,西寧天空陰雲密布,下起了細雨,但是熱情的各族群眾早已等候在聖火傳遞道路的兩側。火炬傳遞起跑點西寧市中心廣場更是成為了“紅色的海洋”,現場觀眾手舉數千面國旗高呼“中國加油”、“奧運加油”。
來自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土族群眾,在廣場上轉起了輪子秋,跳起了安召舞;廣場外,近百名學生跳起了歡快的藏族鍋莊舞,各族群眾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迎接奧運聖火的喜悅心情。
上午8點10分,向汶川大地震遇難者默哀一分鐘後,西寧市委書記王建軍接過了第一支火炬。而此時,雨也漸漸停了下來,陰沉的天空慢慢開始放亮。
西寧站傳遞的第一棒火炬手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塔吉克族高原醫學專家吳天一。在他的參與下,青藏鐵路5年建設期間創造了高原病零死亡的高原醫學奇跡。他也被藏族牧民親切地稱為“馬背上的好曼巴(醫生)”。
在現場觀眾的歡呼和加油聲中,吳天一高舉“祥雲”火炬,緩緩向廣場外跑去,奧運聖火開始在西寧傳遞。
奧運聖火西寧傳遞路線全程8.8公里,共有291名火炬手參與傳遞。上午10點15分,最後一名火炬手,第25屆巴塞羅那奧運會女子10公里競走銅牌獲得者李春秀面帶微笑,緩緩跑上主席臺,點燃了聖火盆。
此時,現場氣氛進入高潮。禮花綻放,人們揮動著五星紅旗、各色彩帶,喧天的鑼鼓聲與歡呼聲頓時匯成歡樂的海洋。身著鮮艷民族服裝的撒拉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等各族群眾跳起歡快的民族舞蹈,表達對北京奧運的祝福之情。
李春秀激動地説:“成為一名火炬手是我的榮幸,我感到很自豪。第一次經歷這麼盛大的場面,我充分感受到家鄉人們的激情和熱情。”
上午10點29分,整個慶祝儀式閉幕,奧運聖火在西寧的傳遞也就此結束,至此,“祥雲”也結束了青海之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