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雲”火炬在“戈壁明珠”石河子傳遞
新華網新疆石河子6月19日奧運專電(記者張鴻墀、丁秀玲)“我到過很多地方,數這個城市最年輕,她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不是瀚海蜃樓,不是蓬萊仙境,她的一草一木,都是血汗凝成。”這是著名詩人艾青對石河子的評價。
石河子東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150公里。這裡原是古老的遊牧區, 早在清乾隆年間即有小量兵屯開墾,以後召集民眾墾種,逐漸形成村落,後因戰亂,人們大部分逃往它處,至解放前夕只有少量少數民族群眾散居在此從事農牧業生産。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22兵團26師(後改為農八師)、25師(後改為農七師)一部,到此開荒生産。1950年,兵團石河子管理處、水利工程處及26師等單位先後進駐石河子,在兵團統一領導下開始建城,1975年6月成立石河子地區。1976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石河子市,行政區域460平方公里。
石河子市由軍人選址、設計、建造,創造了“人進沙退”的世界奇跡,是中國“屯墾戍邊”的成功典範。她以優美的環境、獨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被世人譽為“戈壁明珠”。
石河子從1950年開始開發建設,1976年建市。幾十年來,通過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城市園林綠化的質與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基本形成了人與環境、城市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良性格局。2000年石河子獲得聯合國“改善人類居住環境良好範例城市”迪拜獎;2001年獲得首批“中國人居環境獎”;2002年在西部地區第一個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稱號;2007年被國家列入“迴圈經濟試點城市”。目前,石河子城市綠化覆蓋率40%,每人平均公共綠地10.7平方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