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中國宗教

北京的宗教文化

2008-07-30 15:05     來源:中國網     編輯:賀晨曦

北京不僅是我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早在50萬年以前, 北京城所在的地區就已經有人居住了。從古至今,各種原始宗教以及土生土長的道教都在北京繁衍和發展,外來的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等宗教亦相繼在北京地區傳播,並逐漸融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北京歷史文化中,逐漸形成了多元文化體系的北京宗教文化。

從北京宗教文化的特徵來看,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即歷史傳承性、吸納包容性、多元共存性、中心引領性和宗教文化民俗性。

一、歷史傳承性

道教自東漢産生後,就開始在北京地區流傳。當時北京地區屬幽州,是太平道活動的主要區域。北魏時期統治者以道教為國教,始建於唐朝的天長觀是歷史上有記載的北京地區第一座道觀。金元明清時期,道教在北京地區有著很大的影響。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我國,從東晉十六國時起,佛教傳入北京地區。北京是五朝帝都,先後經歷了34位皇帝。出於政治與信仰的需要,歷朝帝王大多推崇佛教,京城敕建的寺廟比比皆是。基督宗教從唐朝至明末清初曾三度傳入中國,但都未能取得長足發展。直到鴉片戰爭後,傳教士與殖民者結伴而來,靠著不平等條約的保護在中國傳播。隨著基督宗教在北京的傳播,北京基督宗教文化逐步融入北京歷史文化中。唐高宗永徽二年(西元651年),伊斯蘭教開始傳入中國,宋遼時期傳入北京。元明清時期,北京伊斯蘭教文化體系形成。

道教、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北京地區的長期演進中,形成了一條完整清晰的發展脈絡,並且有著自己的演進歷程和規律。所以説,歷史傳承性是北京宗教文化的首要特徵。

二、吸納包容性

外來宗教都有一個與本土文化相適應的過程。佛教在中國傳播過程中,曾發生過“三武一宗法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佛教與中國文化的融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也就是説,在融合的歷史流變中,也蘊含著對立、爭辯,乃至衝突。正如有的學者分析説:“當衝突超出理論爭辯的範圍時,就表現為政治上的限佛、滅佛和興佛的運動。”佛教與中國儒家、道教“衝突的結果是相互吸收,相互滲透,在碰撞中各自改變著自己的形態。三教衝突的過程也是三教融合的過程”。佛教在中國所遭遇的這幾次法難,都沒有波及北京地區,所以北京地區在歷次法難中,反而成為佛教的“避風港”,贏得了發展的契機。

基督宗教在中國的傳播更是幾經波折。基督宗教在唐朝和元朝曾經傳入中國,但未能立足。明末清初第三次傳入中國,並且在建堂宣教事業上取了一定進展,而且步入了中國上層社會。但是由於“禮儀之爭”引發的百年禁教,導致了基督宗教在華傳播的又一次中斷。直到近代,基督宗教才在西方列強的炮艦政策庇護下立住腳跟。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基督教掀起“三自”愛國運動,中國天主教開展反帝愛國運動,才逐漸擺脫了“洋教”的稱號,為中國人民和社會所吸納。從上述佛教、基督宗教的傳播歷程來看,也有一個與中國社會相適應的過程,也經過了一個彼此吸納與融合的過程。

因此,吸納包容性是北京宗教文化的又一個特點之一。

三、多元共存性

北京宗教文化的多元共存性的特徵,早在元朝時期已經基本確立。“蒙古貴族在宗教信仰上實行承認現狀和相容並包的政策,對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宗教以及其他信仰都給予寬容,形成元代宗教文化多元並存、同時發展的局面。”

如今,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在北京都有數量眾多的信眾和活動場所。北京現有宗教活動場所達100多處,擁有宗教信仰者50多萬,以2000年北京市人口1356.9萬左右來計算,宗教信仰者約佔4%。

北京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舞臺。五大宗教長期以來和諧共處、相互溝通,形成了多元宗教和諧共存的特性,而且在多樣性中也有同一性:那就是信教與不信教的群眾,信仰不同宗教的群眾,在尊重各宗教信仰的同時,共同為構建一個充滿活力與生機的“和而不同”的和諧社會而努力。這説明,多元共存性也是北京宗教文化的特徵之一。

四、中心引領性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五大全國性宗教團體的會址,除中國基督教兩會外,都設在北京,各大宗教在北京都建有自己的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院校,傳承各自的宗教文化。北京宗教文化以其歷史悠久、內涵深厚和地位突出,深深地影響著全國各地宗教文化。北京宗教文化中心引領性特徵的形成,也是有其歷史傳承性的。

早在元朝時,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的元大都就是國際化的大都市。由於元朝政府對各大宗教採取了相容並包的政策,所以當時的北京地區是佛教、天主教、道教、伊斯蘭教、薩滿教等宗教傳播和發展的中心。明朝時,雖然“明王朝在政治上是高度專制,但在文化上卻能包容,宗教上實行多教並舉的政策。”

所以有明一代,北京宗教文化的中心引領地位並沒有改變,而且這一局面還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據文獻記載:當時北京“全城內外的寺、庵、宮、觀、廟、堂、祠共有千余座……西山風景優美的地方以及環城百里敕建的寺廟、香火墓地比比皆是。”清朝政府不但沿襲了明朝的宗教政策,推崇佛教和道教,而且還進一步完備了國家宗教祀典。因此,清代北京宗教文化的中心引領地位更加突出。

新中國成立後,作為全國首善之區的北京,不僅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而且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北京自然成為展示中國宗教與文化的窗口。北京作為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留下了眾多的宗教文物古跡。北京宗教文物遺存種類齊全、數量眾多、保存良好、內涵豐富。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在北京地區傳播過程中,涌現出無數宗教領袖和宗教學者。所以説,無論是從歷史還是從現實來看,北京宗教文化對全國其他城市和地區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其中心引領性的地位是長期形成的。

五、宗教文化民俗性

隨著各大宗教在北京地區的傳播與發展,其思想與文化日益滲透到民眾之中,一些宗教的節日或紀念日,也逐漸越出了寺廟觀堂高高的院墻,走進民眾的世俗生活,與北京本土的民俗節日相結合,成為民間積久成習的歲時風俗。逛廟會、過耶誕節和開齋節逐漸成為北京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北京宗教文化這一民眾民俗性的特徵首先表現在有著悠久歷史的佛教與道教的廟會活動。廟會活動起源於宗教祭祀,北京地區“京城寺廟民眾性的宗教祭祀活動,大約自元代起,形成定期集會規模,經明代的繁衍發展,到清中葉形成鼎盛局面”。

當然北京廟會這一非物質宗教文化的表現形式,大多以佛教寺廟和道教宮觀為載體。廟會文化在現代化飛速發展的今天,不但沒有在京城銷聲匿跡,反而日益煥發出濃郁的傳統文化的風韻,成為北京地區最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動。每年正月初一,到雍和宮和白雲觀逛廟會的人就多達五六萬人。由這些廣為民眾喜聞樂見的廟會活動就可以清晰地折射出佛教與道教對北京民俗文化産生的深刻影響。

北京宗教文化這一民眾民俗性的特徵還表現在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的主要節日耶誕節和開齋節活動中。耶誕節本來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盛大宗教節日,如今已經成為京城部分百姓、特別是年輕人關注和喜聞樂見的節日了。到了伊斯蘭教開齋節這一天,不但京城內每一座清真寺都成為歡樂的海洋,而且牛街整條街道都被穿著節日盛裝的民眾擠得水泄不通,各民族人民與穆斯林一起歡度這一盛大的宗教節日。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