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瑩(1785─1853),字石甫,一字明叔,號展和,晚號幸翁,安徽桐城人。清嘉慶十三年(1808)中進士,授福建平和縣知縣,不久又調任龍溪縣縣令。嘉慶二十四年(1819),調往臺灣,任臺灣知縣。道光元年(1821),署海防同知、噶瑪蘭通判。道光十年(1831),調往江蘇,任金壇、元和、武進知縣。後遷高郵知州,不久擢為兩淮鹽運使。姚瑩在任上銳意改革,深受當時疆吏趙慎畛、陶澍、林則徐的賞識。道光十八年(1838),調任臺灣兵備道,加按察使銜。任內根據臺灣孤懸海外。又是“閩海要區”的特點,積極加強防務。1840年,英國發動了對中國覬覦已久的鴉片戰爭,姚瑩同總兵達洪阿一同率軍奮力抵抗侵臺英軍。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首先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的是英國,首先用武力侵犯臺灣的也是英國。早在1824--1833年間,英國的貨船、煙船就一再從廣東偷偷駛往臺灣,鹿耳門、雞籠、滬尾、淡水均是他們經常到的地方。他們用鴉片換取臺灣的寶物樟腦。1824年夏秋間英船曾在臺灣海面遊弋盤桓了半年之久,對臺灣進行測繪工作,這足已表明英國對臺灣的垂涎之意。當時在臺灣任職的姚瑩就曾憂慮地説:英國人“海道既熟,又見我海防之疏,水師之懦,忽起異謀,能保無他日之憂耶?”這種憂慮不久就變成了事實。1840年,英國以中國嚴禁鴉片輸入為藉口,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拉開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序幕。
臺灣輸入鴉片最早,在17世紀荷蘭統治期間,就已經有大量鴉片輸入臺灣,並轉販于閩粵沿海。鴉片戰爭前,臺灣是鴉片走私活動最猖獗的地區之一。英國鴉片販子曾一再叫囂要佔領臺灣,更何況臺灣還是一個物産豐富、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島嶼,這對侵略者來説,誘惑就更大了。
清政府對英國窺伺臺灣的野心也已有所察覺。1840年3月,閩浙總督鄧廷楨就曾上奏説:“閩浙緊要之區,以廈門臺灣為最,而臺灣又為該夷歆羨之地,不可不為之防!”飭令臺灣總兵達洪阿,臺灣道姚瑩準備用防,嚴守口岸。
戰爭爆發之初,英軍見廣州防衛嚴密,無隙可乘,遂轉而向北窺伺。7月初,英國侵略軍進犯廈門,被鄧廷楨擊退後又北駛浙江,攻佔了防禦薄弱的定海。定海失守,臺灣形勢緊張起來。姚瑩和達洪阿在軍情緊急的情況下,同心協力,調集弁兵、屯丁、水勇一萬二三千名,分守澎湖、安平、雞籠、淡水諸要口,增設炮臺,整備戰具。姚瑩又親往南北各地,募集義勇47000余名,半數保衛家鄉,半數聽候調遣。此外,還動員群眾在府城周圍密樹本柵,擇險挖壕設伏,並準備事急時將載有巨石的舊船沉塞其他次要港口。
1840年9月至12月,清政府一度和英進行和議,第二年談判破裂。緊接著,在英軍的進攻下虎門失守,廣州被圍,5月中國妥協,而英國則正積極準備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8月21日,英軍二次北犯,攻佔廈門鼓浪嶼,再陷定海,鎮海寧波也相繼失守,中國軍隊連遭嚴重挫敗,沿海震動。尤其廈門的失守對於臺灣來説極為不利,姚瑩説:“臺灣孤懸海外,全藉廈門為援,今有此變,形勢愈覺孤危。”
1841年9月30日,臺灣第一次保衛戰在基隆爆發。這天早晨,英軍艦納爾不達號駛入基隆港,首先發炮轟擊二沙灣炮臺,打壞兵房。臺灣守軍開炮還擊,英艦桅折索斷,慌忙外逃,在紛亂中觸礁破碎。侵略軍紛紛落水,有的鳧水上岸,有的爬上舢板逃竄,被迫擊的守軍當場擊殺33名,俘獲“黑夷”133人,繳獲大炮十余門。這是中英開戰以來我方的第一次勝利。道光帝聞報大喜,下旨賞達洪阿、姚瑩頂戴花翎,從優儀敘,其他出力人員也都獲得賞賜。
英軍佔有鎮海、寧波之後,不久即派船前來索還被俘之人。10月19日,英船到達雞籠港外,派人入港索要俘虜,守軍置之不理。27日,英艦闖入港內,大炮齊發,炸壞炮臺石堡和營房數處、哨船1隻、大炮5門。守軍開炮還擊,打死侵略者2名,英艦才狼狽逃回。這次戰役,姚瑩獲賞雲都尉世職,達洪阿獲賞騎都尉世職。
1842年3月5日,英艦阿恩號在大安港外遊弋窺探,姚瑩、達洪阿遵照“不與海上爭鋒”的戰略,命令將士“以計誘其擱淺,設伏殲擒”。11日,阿恩號到大安港外,臺灣漁船誘騙進入土地公港,為暗礁擱淺。臺灣伏兵乘勢發炮攻擊,擊沉阿思號,打死侵略英軍數十名,生俘白人19名,紅人1名,黑人30名,粵漢奸5名,奪獲大炮10門。這是中英開戰以來的又一次大捷,經上報,清道光帝“嘉悅之至”,特旨賞封達洪阿太子太保銜,姚瑩二品頂戴。
經過這兩次重創後,英艦再不敢輕犯臺灣,只能勾結一些沿海“草鳥匪船”進行騷擾,被守軍擊破擊沉幾隻後也不得逞而去。
兩次大捷中俘獲的英軍俘虜200余名,經姚瑩審問取證後,奏清朝廷就地正法。道光帝允準,讓其“在臺正法”,“以抒積忿而快人心”。當時閩浙總督怡良擔心會引起英軍報復,要求姚瑩將這些俘虜解往福州,準備釋放。姚瑩斷然拒絕説:“夷性畏強欺弱,我擒其人,久而不殺,是明示之弱也。…兩軍對仗,勢必交鋒,非我殺賊,即賊殺我。乃先存畏彼報復之見,何以鼓勵士氣乎!”因此,除“夷目”9人,病死36人外,其餘100余人全部處斬。
英侵略者雖然在臺灣一再失利,但卻連續攻陷了廈門、定海、寧波、鎮江、上海,進逼南京。清政府被迫求和,于1842年8月29日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根據條約關於俘虜的規定,英國船長聶夫被派來安平索俘,當他知道大多數已被殺了時,向姚瑩提出質問,姚瑩答覆説:“你們英國侵犯我國,雙方正在交兵,哪有不殺俘虜之理?……你們侵擾江浙沿岸,殺傷我官員,貽害我百姓,皇帝震怒,臺灣軍民人人憤恨,五月才把俘虜正法,但仍留下頭目9人,已屬格外開恩。”聶夫無言可對,但英國公使樸鼎查卻一面發佈告示,一面向欽差大臣耆英提出抗議,胡説什麼臺灣地方官貪賞冒功,殺害遭風難民,要求將其“抵償籍沒”,否則停止換約,重新開戰。當時主持和議的兩江總督耆英、閩浙總督怡良等害怕和局破裂,一再奏請將姚瑩、達洪阿解京訊辦。道光帝明知兩人委屈,但當聽説英軍即派“大輪船自赴天津投遞”的消息後,慌作一團,連忙派怡良前往臺灣查辦。怡良到臺傳旨時,臺灣人民對清政府甘心媚外、懲辦有功將領的賣國行為十分憤慨,紛紛到怡良行營申訴抗辯,情緒激昂,幾乎引起民變,恰良只得草草結案而去。姚瑩、達洪阿兩人受到革職逮問處分,所有的獎賞也一律撤廢。
1843年4月23日,上諭將姚瑩、達洪阿二人革職,投入獄中,派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審訊。對於姚瑩,道光帝最後因“追念其在臺有年,尚有微勞足錄”,所以對其“業已革職,著勿庸議”,免其治罪,貶四川,不久又遣往西藏。1848年因病返回安徽原籍。1851年咸豐繼位,姚瑩被授予湖北武昌鹽法道,廣西、湖南按察使,1853年在廣西病故。
編輯:司徒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