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網路創客是怎樣煉成的

2016年12月22日 09:34: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林之晨在“之初創投”演示日上。(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臺灣如果只會做硬體是行不通的,會逐漸被邊緣化。”臺灣AppWorks(之初創投)創始合夥人林之晨對記者説。2010年他眼見移動網際網路興起,帶動新一波創業機會,便選擇放棄美國綠卡,回臺灣創辦專注于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業加速器,現已為305個團隊提供過幫助。

  大三時踏上電商創業之路,畢業後兩年代表公司在大陸擴展業務,隨即前往美國商學院深造,對於兩岸及矽谷創業環境,林之晨都不陌生。如今30多歲的他,更在每天早上5時至8時集中閱讀全球科技動態,並撰文分享自己的創業心得。

  擁有網際網路經驗者佔多數

  在與臺灣當地青年創業者交流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多所高校都設有創新創業基地,為在校學生或剛畢業的校友提供免費空間、創業課程、導師諮詢、業界資源等幫助。比如成立於2013年的“臺大車庫”,目前便有47支新創團隊入駐,成員年齡基本在30歲以下。

  在創業者們看來,依託高校教育資源設立的創業基地主要面向早期團隊,而“之初創投”這類的加速器則主要服務於相對成熟的團隊。“這裡90%的人有工作經驗,有些在網際網路企業已經服務5—10年了,很多可能不是第一次創業。他們對怎樣做網際網路産品是有概念的,而不是像學生那樣從零開始摸索。”林之晨介紹道。

  “之初創投”的辦公空間設在臺北市中心一棟寫字樓內,上下共有4層。6年來,300多個活躍的創業團隊由此誕生,其中“80後”、“90後”佔八成以上。

  做創業者的工商管理學院

  “入駐團隊中做電商的最多,其次是物聯網和工具類公司,還有專做企業服務的。”林之晨説,“之初創投”希望做創業者的工商管理學院,團隊成員彼此以“校友”相稱。入駐時間以半年為週期,每次收取約40個團隊,大約在第三個月時會有大型的“演示日”,邀請上千名投資人及業界前輩來現場,聽各團隊介紹其産品及商業模式。

  “如果團隊在外面自己創業,沒有時間壓力的話,動作可能比較慢。在這裡做3、4個月一定要有産品與市場成績出來,這就是‘加速’的意義所在。”在林之晨看來,進入創業加速器更能在共同奮鬥的過程中,收穫“校友”間寶貴的“革命情感”。“外面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可能人脈資源比較有限,在這裡,十幾期的‘校友’都是潛在的合作夥伴。”

  “之初創投”同時管理著總規模達18.2 億元新台幣的創投基金,用來支援入駐團隊加速規模化其商業模式。“入駐團隊能選擇是否接受加速器投資入股,這在當年還是比較少見的,但目前看來應該是大勢所趨。”林之晨説。

  創業團隊業務向境外延伸

  從“之初創投”走出的團隊,絕大多數繼續發展壯大,有些深耕本土,有些走向海外。“比例上可能各佔一半。”林之晨説,前者有“創業家兄弟”電商平臺,近年逐漸拓展産品門類,現已擁有“生鮮”、“零食”、“電子産品”等5個垂直電商團購網站,均以臺灣作為主要市場。

  “大概在三四年前,不少創業者還是往大陸拓展業務,最近這兩年多往東南亞走。”林之晨認為,大陸網際網路巨頭實力強大,連當地創業者都不一定能在夾縫中生存,何況是臺灣過去的創業者。“最近有一些報道提到,過去十幾年網際網路的發展,其實沒給新創企業太多機會,主要是BAT(百度、阿裏、騰訊)這些巨頭繼續壯大。”

  “臺灣創業者有些會選擇避開競爭激烈又很難生存的大陸市場,往東南亞這個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的新興市場去。我們這裡大概有二三十家網際網路創業者,在東南亞慢慢地開花結果。”林之晨説。

  創業是希望“推臺灣一把”

  在臺灣、大陸、美國均有創業經驗的林之晨,對於各處創業環境也有著自己的觀察。“臺灣網際網路創業競爭沒那麼激烈,從成功幾率來説比大陸、美國高。”但令他擔憂的是,臺灣現有教育體系無法滿足業界的人才需求,“臺灣優秀軟體工程師的人才補給有欠缺,教育體系卻沒有像美國、大陸那樣及時有效地調整回應。”

  “現有的臺灣工程師素質是不錯的,只是人數不夠。如果去問矽谷企業,大部分會説臺灣工程師的素質是不輸給矽谷的。”在林之晨看來,兩岸優質創業團隊的比例也差不多,只是大陸競爭更激烈,要足夠優秀才能脫穎而出。

  在創業氛圍上,林之晨認為臺灣創業火熱程度遠不如大陸。“這邊沒有太多來自官方的呼籲,不會説積極鼓勵年輕人去創業。只是如果你想要嘗試創業,會讓你覺得有行政力量在支援,各地也設有一些青創基地。”林之晨説,“算是回應世界潮流吧。”

  選擇從美國回臺灣推出網際網路創業加速器,是為了“在那個時間推臺灣一把”,目前同類型加速器臺灣僅此一家,從活躍團隊數量而言也可謂表現突出。“做加速器很辛苦,如果不是對幫助創業者非常有熱忱的話是做不下去的。”在被問到是否繼續做下去時,林之晨脫口而出,當然希望有一天不做了,那説明臺灣網際網路行業已經比較理想了,“説是願景嗎?算是吧。”

  (本報臺北電)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