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廣東高州木偶戲在臺精彩亮相

2016年12月06日 08:44: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臺北12月5日電(記者付敏 趙博)5日,有“百年古傀儡,時代新經典”之稱的高州木偶戲在於臺北啟動的2016台灣亞太傳統藝術節上精彩亮相。

  高州木偶戲又名鬼仔戲,有400多年曆史,是經廣東高州民間藝人不斷吸收、改造、發展而形成的一個劇種,在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高州市木偶傳習所所長曹章玲介紹,高州木偶戲以杖頭木偶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戲由一名藝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其中“唱”用的是粵語。表演道具由一擔木偶箱即可全部裝下。逢年過節或農閒時,藝人便肩挑木偶箱,走村串巷,利用村中空地或在屋廳中央,擺放一張方桌,便可成為表演舞臺。

  “高州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堅韌的木料加工成型後,採用變形誇張的手法,進行彩繪、裝潢,使之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曹章玲説,“與其他木偶相比,高州木偶更為靈活,他們的眼睛可以左顧右盼,甚至連五個指頭也靈動自如。”

  據了解,首次來到臺灣的曹章玲一行,將於藝術節期間在臺灣進行包括《柳毅傳書》等經典劇目的4場表演。

  北京偶戲學者王曉鑫表示,兩岸偶戲各有韆鞦:臺灣的偶戲受現代文化衝擊比較早,因此表現出既傳統又現代的特點;而大陸的偶戲規模大,各種行當都比較有體系,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規模、科制。

  “早前,臺灣的無獨有偶劇團到北京演出,場場爆滿,非常受民眾歡迎;而此次表演的高州木偶戲是大陸著名的木偶戲種,其很好地保存了傳統的戲曲化表演,相信臺灣民眾會非常喜歡。” 王曉鑫説,“希望借助這個平臺,兩岸的偶戲能夠産生碰撞、交流;在不久的將來,兩岸能在偶戲創作上進一步深入合作。”

  據介紹,藝術節期間,在臺北和宜蘭總計將有16場偶戲匯演活動以及駐村藝術家成果展、偶戲藝術家創作分享會等。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