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資有意參股聯發科引發熱議
中新社臺北11月3日電 中國大陸最大的晶片設計公司紫光集團有意參股臺IC設計龍頭企業聯發科,觸動各方神經,引發島內熱議。
上週五,紫光集團與臺灣第五大半導體封測大廠力成簽約,以194億元新台幣,取得力成科技25%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本月1日,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在受訪時表示,若臺灣政策開放,願意促成紫光旗下展訊、銳迪科與聯發科合併,一起超越IC設計大廠高通。
對此,臺灣業界高度關注,官員陸續表態,媒體紛紛聚焦。
綜合《經濟日報》、《工商時報》3日報道,對於趙偉國遞出“橄欖枝”,聯發科2日正面回應稱,董事長蔡明介一貫倡導兩岸半導體産業應開放及合作,只要當局政策許可,且對股東、團隊及兩岸半導體産業有利,聯發科願意採取開放態度。
臺灣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中心主任杜紫宸認為,紫光欲與聯發科合體,挑戰成為全中國乃至於全球最大半導體公司的企圖心明顯。至於有人擔心聯發科最終會被紫光吃掉,他説:“蛇想吞象沒那麼容易,聯發科用不著怕!”
臺灣“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兩岸産業合作可以擴大市場,但核心技術不能外流;“央行”總裁彭淮南強調經營權不可失;“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則説,贊成“合意”購並。
臺“經濟部長”鄧振中、“工業局長”吳明機也已公開表示,正在檢討半導體産業開放政策;由於IC製造、封測皆已開放陸資參股,IC設計也准予登陸投資,相關限制就只剩陸資來臺投資IC設計業,未來會考慮有條件鬆綁。
《經濟日報》記者的一篇分析性報道稱,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善意回應紫光集團的“合併説”,留下外界許多想像空間。對聯發科與臺灣IC設計産業而言,與紫光共舞,將是利多於弊。業界分析,就現實環境評估,聯發科保留與紫光合作的彈性,是為了減少敵人、擴大市場,以及明年等大陸官方點頭才能順利完成合併晨星案等三大考慮。
《聯合報》的一篇文章説,或許紫光入股正好是聯發科的機會,大陸與臺灣業者如何追求雙贏的合作關係成為一門新功課。
《中國時報》3日發表題為《化陸資為助力》的短評指出,陸資已發動入股臺灣半導體産業並購潮。面對此一發展,當局應持開放態度、開大門走大路,只要經營權未落入陸資手中,關鍵性技術掌握在臺方,兩岸半導體産業走向入股合併將是雙贏。(完)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