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設立自貿 臺灣業界有三期待
環海峽經濟圈推進産業對接
“閩臺之間其實是‘環海峽經濟合作圈’,在這樣的概念框架下,福建自貿區在以上海自貿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的同時,還要結合福建的地方特點,主打‘海峽牌’,建立環臺灣海峽産業群。”臺灣全球運籌協會秘書長王亮認為,雖然服貿協議至今還“卡”在臺灣立法機構,貨貿協議兩岸尚未簽妥,但閩臺可以利用自貿區進行産業對接,打破這種僵局。
王亮舉例,如一項高新科技産品可以在臺灣進行設計、研發,然後到福建自貿區製造生産;或者從全球進口原料,在島內加工到一定程度後,再轉至福建自貿區製造成品,最後銷往大陸或出口國際市場。這不僅符合“中國製造”的原産地規則,能夠享受零關稅待遇,同時福建招商引資也可取得新突破,帶動當地人流、物流和金流的流動。
臺灣京揚物流公司董事長遊文相認為,自貿區在稅制上獨具優勢,有利於推動核心企業群的出現,臺灣若能借用自貿區的平臺進行對接,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例如,臺灣目前汽配主件發展迅速,近幾年來在GPS導航系統、自動變速控制系統、防盜系統等方面都具有國際水準,而福建已形成福州、廈門、龍岩三大汽車産業集群,未來若能建立兩港一中心,即臺中港—福清江陰港—福建兩岸汽配零件發貨中心,不但能夠有力推進兩岸汽配産業的對接,也將繁榮兩岸港口經濟。
優化政策環境突破發展瓶頸
“這幾年,臺灣進步得太慢,GDP雖然是以每年約3%的速度在增長,但是薪資已經16年沒有調漲。臺灣年輕人只能追求‘小確幸’,沒有了人生方向。”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建甫表示,臺灣年輕人最感興趣的是服務業,並且有無限創意,如果福建自貿區能注重這一方面的發展,將抓住臺灣年輕人的心,不僅為他們提供了創業平臺,也將促進福建服務産業發展,這對兩岸發展都大有裨益。
臺灣在文創領域有豐富的經驗,稱文創為製造業服務化。臺灣文化創意産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告訴記者,遺憾的是,超過90%的臺灣優質文創人員還沒有進軍大陸,其核心問題就在於智慧財産權保護尚不夠完善。此外,目前在出版、影視,動漫、遊戲等方面,臺灣文創産品還無法被視作“內版”,受到外資配額限制,而由於審批程式繁瑣、耗時長,産品通過審批上映時,已無利可圖,制約了兩岸文創産業發展。“福建自貿區若能在智慧財産權保護、簡化審批流程等方面先行一步,必將搶得發展先機。”李永萍説。
臺灣的醫療水準先進,但由於醫療資源過剩,外遷大陸的意願強烈。臺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理事長黃松雄告訴記者,自貿區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這對臺灣醫療行業來説是一件好事,但按照相關規定,境外醫師從事臨床診斷和治療業務不能超過一年期限,這些條例的突破或理順,是臺灣醫療資源能否落地的關鍵。
加大制度創新拓寬合作領域
制度創新是自貿區建設的著力點。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孟俊長期研究兩岸經貿體制,對這一問題尤為關注。他表示,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等多采用高度授權的法人制度,福建自貿區也可以嘗試建立類似制度,在這個框架下,雙方以法人身份談判、簽約等將更有利於融合和管理。
以臺灣電機電子公會為代表的第三方評鑒機構,在臺商投資大陸的過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劉孟俊建議,未來兩岸可以聯合建立一個投資貿易促進機構,每年對兩方的投資環境進行評估,相互學習、良性競爭。
王亮則提出“前推後移”的創新性檢驗檢疫通關辦法。他表示,在環臺灣海峽經濟合作的概念下,未來閩臺可形成一個虛擬的大保稅區,檢驗檢疫不需要嚴格遵循國際上的做法,建議“前推後移”。“前推”指檢驗在大陸認可的臺灣第三方完成,“後移”指産品在進入福建後進入抽樣檢驗,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産品通關速度。
在金融方面,臺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秘書長廖燦昌建議,對兩岸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等,適當提高臺資的控股份額;縮短臺資銀行在自貿區範圍內,同省異地設立第二家分行的間隔週期等。“如能放寬管制,簡化審批流程,相信將大大加快臺灣金融業西進福建自貿區的速度。”廖燦昌説。(本報記者 陳夢婕)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