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歌仔戲情牽兩岸人 閩臺名角共演蝴蝶戀(圖)
雲中青(左)與雨秋霖(右)私下對戲,甜蜜對唱,翩翩起舞,在幽幽歌聲中兩兩相望。圖片來源:由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提供給《福建日報》
回憶起排練的日子,唐美雲説自己都記不清來廈門多少次了,“從臺北到廈門,就如同從工作室到家裏一般熟悉”。在不斷的磨合中,兩岸的演員越來越默契,舞臺上的一個眼神、一個細微動作,她們就知道對方心裏所想。從剛開始尚有生硬客套,到現在舞臺上行雲流水,生活中如親人密友,兩岸藝術家用最完美的演繹,詮釋了《蝴蝶之戀》。
首度全面合作 開創新篇獲大獎
實力的主創、龐大的規模、兩岸的聯手,應運而生的《蝴蝶之戀》註定從一開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並將在海峽兩岸掀起巨大的浪潮。
2009年,破“繭”而出的《蝴蝶之戀》初試啼聲便一鳴驚人。當年11月,《蝴蝶之戀》參加第十一屆中國戲劇節,榮獲“優秀劇目獎”和“優秀音樂獎”;2010年5月,參加第九屆中國藝術節評比演出,榮獲第十三屆“文華大獎特別獎”和“第九屆中國藝術節表演獎”。這部劇目讓臺灣演藝團體首次參演中國戲劇節和中國藝術節,唐美雲也成為首位獲得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員獎和中國藝術節表演獎的臺灣演員,寫下了兩岸合作劇目首次參與中國戲劇節和中國藝術節新的一頁。
2012年3月,在全國“兩會”勝利召開之際,《蝴蝶之戀》首度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這是該劇院第一次演出的歌仔戲劇目,劇院人員形容上座率“很牛”。
今年9月,《蝴蝶之戀》更是榮獲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優秀戲劇獎”,躋身11台獲選劇目行列,成為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戲劇劇目。
好作品就得叫好又叫座。《蝴蝶之戀》先後在兩岸演出近兩百場,場場爆滿。2010年七八月間,《蝴蝶之戀》赴臺巡演,更被臺灣媒體盛讚為“兩岸戲曲合作的破冰之旅”。
赴臺巡演,所有場次一律公開售票,完全商業化的運作模式,全面考驗臺灣藝文市場對這臺兩岸合作劇目的接納程度。結果出乎大家的意料,在臺灣所有戲劇團體的夢想殿堂——“兩廳院”戲劇院,《蝴蝶之戀》連演5場,票價從500元新台幣到3000元新台幣不等,場場滿座,票房之火爆創下紀錄;此後在高雄的2場演出,同樣佳績連連。據統計,《蝴蝶之戀》在臺演出票房約400萬新台幣。
[責任編輯:段方君]